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雕阑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夸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诗句解读】

北邙山高云嵯峨,山前日日闻挽歌。

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

雕栏华础满前楹,尽是当年墓边石。

墓边野老鬓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

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

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

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夸靡谁能传。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

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

【译文及注释】
北邙山高云嵯峨(北邙山高耸入云,山上云雾缭绕),山前日日闻挽歌(每天早晨都听到从山上传来的哀伤的挽歌)。
千金买穴望卿相,不道洛阳人葬多(不惜重金买好墓地希望能得到一个显贵的墓葬位置,却不知道洛阳人埋葬亲人的地方如此众多)。
长安归来锦衣客,昨日城南起新宅(长安归来的富贵之人在城南建起了一座新房子)。
雕栏华础满前楹(门前的台阶和柱子装饰华丽,十分气派)。
尽是当年墓边石(全都是当年人们安葬亲人时所用的石头)。
墓边野老鬓如丝(墓旁一位年迈的老人,白发如丝),自言曾见筑坟时(老人自述曾经亲眼见到有人正在修建坟墓)。
转头石马卧荆棘,白杨萧瑟秋风悲(回头望去,看到那匹石马卧在满是荆棘的地方,周围的白杨树叶被秋风吹得沙沙作响,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
白日西流水东逝,眼见君家葬三世(太阳向西落,流水向东流,看着你家族已经连续三代都在这地方安葬了)。
旧时隧道尽为田,新坟苦作千年计(过去的地下隧道都被用作农田,新的坟墓只能作为长久之计,意味着这片土地被频繁地用于葬礼)。
寄语洛阳诸少年,对酒莫惜黄金钱(我在这里要告诉那些洛阳的年轻人:你们不要浪费宝贵的金钱来购买墓地,应该珍惜生命);纵有穹碑勒勋业,文章夸靡谁能传(即使立下伟大的功勋,也抵不过岁月的消磨,华丽的文采也无法流传千古)。
君不见履道坊中白太傅,留客高堂醉歌舞(你看不见那位名垂青史的白公,还在自己的府邸里举行盛大的宴会请客人一起欢歌跳舞)
至今三月看花人,载酒去浇坟上土(直到今天还有人来赏花饮酒,他们带着酒去给亲人扫墓)。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洛阳城中贵族阶层死后的丧葬风俗来揭示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奢靡之风。诗人通过对北邙山的描绘,展现了洛阳城繁华背后所隐藏的悲哀;通过对贵族葬礼的描写,反映了社会对于死亡的轻视和对生命的无视;通过对比生前的奢华与死后的贫瘠,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自私。这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传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生死观念的反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