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漂荡多年。又排办东华第二筵。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markdown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 该词上片描写北国壮丽的雪景,展示了大气磅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
昨夜南京,今朝北岳,倏焉忽然。遇洞中有酒,渴来好饮,君山作枕,醉后高眤。出入无迹,往来不定,半似痴呆半似颠。随身处,有一襟风月,两袖云烟。
人间漂荡多年。又排办东华第二筵。把玉楼推倒,种吾琪树,黄河放浅,栽我金莲。击碎珊瑚,翻身蓬岛,稽首虚皇御座前。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
注释:
- 昨夜南京:指的是昨晚抵达南京。南京是中国的古都之一,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在此发生。此处可能是词人临时起意,以南京为背景进行创作。
- 今朝北岳:指的是今天到达北方的一座山,可能是泰山或其他北方的名山。北岳是指位于中国北方的五岳之一,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这里的“忽然”表达了时间的紧迫性和词人的突然行动。
- 遇洞中有酒:在山洞中找到了酒。这可能意味着词人在旅途中遇到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发现山洞或找到水源。
- 渴来好饮:表达了词人对饮酒的需求和渴望。这反映了词人在旅途中的疲劳和劳累,需要通过饮酒来缓解压力和放松身心。
- 君山作枕:将君山当作枕头使用。这里的“君山”可能是指位于湖南岳阳市的洞庭湖中的一座小岛,因其秀丽的山水景色而闻名。将君山作为枕头,可能是为了享受其美景带来的舒适感和宁静感。
- 醉后高眤:醉酒后的头显得很高。这可能暗示着词人在醉酒后的不羁和豪放,以及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 出入无迹:形容行为举止轻盈自如,没有留下痕迹。这反映了词人的潇洒和从容,以及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 往来不定:形容行踪不定,没有固定的规律和方向。这可能暗示着词人在旅途中的自由和灵活,以及他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冒险精神。
- 随身处:指随身携带的地方,可能是词人在旅途中经常停留的地方。
- 一襟风月:形容心胸宽广,能够容纳世间的美好事物。这反映了词人的豁达和包容,以及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欣赏。
- 两袖云烟:形容衣袖里飘散着云雾般的美丽景象。这表达了词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留恋,以及对生活中美好瞬间的珍惜和感悟。
- 人间漂荡多年:表明词人长时间漂泊在外,历经艰辛。
- 东华第二筵:指在东方的皇宫举行的宴会。这可能暗示了词人曾经在某个重要场合获得成功或荣誉,或者他在追求某种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得到了贵人的帮助和支持。
- 玉楼推倒:比喻推翻了腐朽的事物或观念。
- 种吾琪树:比喻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或事业。
- 黄河放浅:比喻让河流的水位降低或改变方向。
- 击碎珊瑚:比喻克服困难或战胜对手。
- 翻身蓬岛:比喻摆脱困境或重获新生。
- 稽首虚皇御座前:向天庭的神明致敬并祈求保佑。这里“虚皇”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天帝,通常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神祇。“稽首”是一种传统的跪拜礼,表示敬意。“御座前”意味着在神祇的面前,表达了词人对于神灵的敬畏和虔诚的祈祷。
- 无难事,功成八百,行满三千:意思是没有什么困难是过不去的,只要付出足够的努力就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这里的“功成八百”可能指的是完成了大量的工作或任务,“行满三千”则表示已经积累了很长的时间和经验。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自己能力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北国的壮美景色与词人的情感体验。开篇即展现了词人对北方风景的喜爱,随后通过对饮酒、赏花等场景的描绘,传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