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文中子通之弟也。年十五游长安,谒杨素,一坐服其英敏,目为神仙童子。

隋大业末,举孝廉高第,除秘书正字。不乐在朝,辞疾,复授扬州六合县丞,以嗜酒妨政。时天下亦乱,遂托病风,轻舟夜遁。叹曰:”网罗在天,吾将安之!”乃还故乡。

至唐武德中,诏征以前朝官待诏门下省,绩弟静谓绩曰:”待诏可乐否”曰:”待诏俸薄,况萧瑟,但良酝三升,差可恋耳。”江国公闻之曰:”三升良酝,未足以绊王先生。”特判日给一斗。时人呼为”斗酒学士”。

贞观初,以疾罢归。河渚间有仲长子光者,亦隐士也,无妻子。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雁、莳药草自供。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自号”东皋子”。虽刺史谒见,皆不答。终于家。

王绩:绛州龙门人,唐代文士

基本信息

  • 字号: 字无功,又字玄览,别名东皋子。
  • 籍贯: 绛州龙门(今山西运城)。

早年经历

  • 生于隋朝大业末年(约公元605年),王绩自幼聪颖过人。
  • 十五岁游历长安,拜谒杨素,被其赏识,视为神仙童子。

官场生涯

  • 隋朝大业末年举孝廉高第,授秘书正字官衔。
  • 因不愿在朝廷任职,辞疾还乡,复任扬州六合县丞,但以嗜酒妨政为由辞职。
  • 在唐武德中应征为前朝旧官待诏门下省,因其直言敢谏,受到江国公赏识。

文学贡献

  • 著有《五斗先生传》,记载了作者饮酒尽五斗的逸事,展现了其豪放的性格和不拘小节的精神。
  • 诗作《野望》描绘了诗人远离尘嚣、追求自然之美的心态。
  •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反映出其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观。

隐世生活

  • 隐居河渚间,与仲长子光结庐相酌。
  • 养凫雁、莳药草自供,过着隐者的生活。
  • 自号“东皋子”,表明其超然物外、归隐山林的心态。

个人评价

  • 唐代诗人刘眘虚曾评价其:“王绩之诗,清而能壮。”,认为其诗风既清丽又能表现壮阔的情感。
  • 他的诗歌在当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总结
王绩是唐代杰出的文士和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生活态度和文学成就,为我们后人提供了关于如何面对纷扰世界、保持内心宁静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