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字仲文,吴兴人。天宝十年李巨卿榜及第。少聪敏,承乡曲之誉。
初从计吏至京口客舍,月夜闲步,闻户外有行吟声,哦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凡再三往来,起遽从之,无所见矣。尝怪之。及就试粉闱,诗题乃《湘灵鼓瑟》,起辍就,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主文李暐深嘉美,击节吟味久之,曰:”是必有神助之耳。”遂擢置高第。释褐授校书郎。尝采箭竹,奉使入蜀。除考功郎中。大历中为太清宫使、翰林学士。
起诗体制新奇,理致清赡,芟宋、齐之浮游,削梁、陈之嫚靡,迥然独立也。王右丞许以高格,与郎士元齐名,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集十卷,今传。
子徽能诗,外甥怀素善书,一门之中,艺名森出,可尚矣。凡唐人燕集祖送,必探题分韵赋诗,于众中推一人擅场者。刘相巡察江淮,诗人满座,而起擅场。郭暧尚主盛会,李端擅场。缅怀盛时,往往文会,群贤毕集,觥筹乱飞,遇江山之佳丽,继欢好于畴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于此能并矣。况宾无绝缨之嫌,主无投辖之困,歌阑舞作,微闻香泽,冗长之礼,豁略去之,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忘形尔汝,促席谈谐,吟咏继来,挥毫惊座。乐哉!古人有秉烛夜游,所谓非浅,同宴一室,无及干乱,岂不盛也!至若残杯冷炙,一献百拜,察喜怒于眉睫之间者,可以休矣。
诗句
- 起,字仲文,吴兴人。
- 注释:诗作者的名字是起,字仲文,他是吴兴人。
- 天宝十年李巨卿榜及第。
- 注释:在天宝十年的科举考试中,李巨卿榜上有名。
- 少聪敏,承乡曲之誉。
- 注释:起从小就聪明伶俐,受到乡里人的称赞。
- 初从计吏至京口客舍,月夜闲步,闻户外有行吟声,哦曰:”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凡再三往来,起遽从之,无所见矣。尝怪之。
- 注释:起初,起担任计吏,到了京口的旅店后,夜晚闲庭信步时,听到有人在门外吟咏。起跟着走了过去,但什么也没看到。起对此感到奇怪。
- 尝怪之。及就试粉闱,诗题乃《湘灵鼓瑟》,起辍就,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主文李暐深嘉美,击节吟味久之,曰:”是必有神助之耳。”遂擢置高第。释褐授校书郎。
- 注释:他曾经觉得很奇怪。等到参加科举考试,题目是《湘灵鼓瑟》。起放下笔来作答,就用鬼语中的一句话作为结尾。主考官李暐对他的才华表示赞赏,并长时间吟咏、品味。李暐说:“这是一定有神仙帮助他的。”因此他被提升到高级职位。释褐就是开始做官的意思。他被任命为校书郎。
- 子徽能诗,外甥怀素善书,一门之中,艺名森出,可尚矣。
- 注释:起的儿子徽会写诗,外甥怀素擅长书法,他们一家人的艺术才能都非常出众。
- 凡唐人燕集祖送,必探题分韵赋诗,于众中推一人擅场者。刘相巡察江淮,诗人满座,而起擅场。郭暧尚主盛会,李端擅场。缅怀盛时,往往文会,群贤毕集,觥筹乱飞,遇江山之佳丽,继欢好于畴昔,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于此能并矣。况宾无绝缨之嫌,主无投辖之困,歌阑舞作,微闻香泽,冗长之礼,豁略去之,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忘形尔汝,促席谈谐,吟咏继来,挥毫惊座。乐哉!古人有秉烛夜游,所谓非浅,同宴一室,无及干乱,岂不盛也!至若残杯冷炙,一献百拜,察喜怒于眉睫之间者,可以休矣。
- 注释:在唐代文人聚会时,大家都会在宴会上赋诗。有一次刘宰相巡察江淮,座中有诗人云集,而起却独占鳌头。一次郭尚主的盛宴上,李端表现突出。回想起过去的辉煌时光,每次文会都是如此热闹,群星闪耀。宾客没有失礼的嫌疑,主人没有受困的困扰,当音乐结束舞蹈开始的时候,只闻到淡淡的香气。繁复的礼仪被简化了,即使是王公贵族也察觉不到这盛大的氛围,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感觉不到这种压力。大家忘形地交谈,吟诵诗歌,挥笔让所有人都吃惊。多么快乐啊!古人有秉烛夜游的雅趣,所谓“非浅”,在同一个室内宴饮时,没有人敢胡作非为。难道不是一件非常盛大的事情吗?至于那些残羹冷炙,一餐要磕头上百次,能够洞察喜怒的人,就可以得到休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