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山拜了又何求,驰骛中原作壮游。
泰岱峰头观日出,汶阳城外看河流。
朝吟阚县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楼。
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
注释:
- 新州枕上有感二首其一:在新的州(指江西新建县)的枕头上有所感触,写下了这两首诗。
- 尼山拜了又何求:到尼山去祭祀之后,我还有什么要求呢?
- 驰骛中原作壮游:在驰骋中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进行了壮丽的旅行。
- 泰岱峰头观日出:登上泰山顶峰观赏太阳从东方升起的情景。
- 汶阳城外看河流:站在汶阳县(今山东汶上县)城门外观看黄河水流。
- 朝吟阚县蚩尤冢:早上诵读《史记》中的《五帝本纪》,吟咏关于蚩尤的传说。
- 暮醉新州太白楼:晚上醉酒于新州的太白楼。
- 从此不消删白发:从这里开始,我不再为白发担忧了。
- 留归江上对眠鸥:让它们留在江上与我相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新州(今江西省新建县)所感所思的记录,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精神自由的情怀。全诗以写景为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句“尼山拜了又何求”,表明作者到尼山祭祖后并无其他奢望。这里“尼山”指的是孔子曾经居住过的尼丘山,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作者在这里表达的是对于学问与道德修养的追求,并不追求权势或财富。
第二句“驰骛中原作壮游”,则是描绘作者在旅途中度过的美好时光,这里的“驰骛”意为奔波忙碌,“壮游”则是指壮观的旅行。这两句展现了作者在旅途中所经历的精彩瞬间,以及他在这种生活中所获得的心灵上的愉悦与自由。
第三句“泰岱峰头观日出”,通过描写在泰山之颠观看日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感悟。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其壮丽景象常常激发人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
第四句“汶阳城外看河流”,则进一步展示了作者对自然界景观的细致观察。汶河是黄河的支流之一,位于山东省境内,此处的河水清澈见底,两岸绿树成荫,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第五、六句“朝吟阚县蚩尤冢,暮醉新州太白楼”,则是通过对古代传说和现代建筑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的思考和对于现实的感慨。蚩尤冢是传说中的黄帝战蚩尤的墓地,太白楼则是唐代文人李白曾在此赋诗饮酒的地方,两者分别代表了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和诗歌文化的精髓。
最后两句“从此不消删白发,留归江上对眠鸥”,则是作者对人生态度的一种体现。他不再担心因年华逝去而感到遗憾,而是选择在江边与悠闲自得的鸥鸟相伴,享受生命的宁静与美好。这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尊重。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传说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追求心灵自由、远离尘世纷扰的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