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如飞叶浪如雷,寄与江神不用猜。
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
但沿沂水求雩瑟,即返严滩访钓台。
可惜汉江风浪定,矶头不见予卿回。

【注释】

和叠山小姑庙寄与江神不用猜:寄与,送给……,给……;不用猜,不用费心猜度。

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贞士,指贤德的人;诸老,指许多有学问的人;两生,指两个儿子。端,是副词,表程度,很,极其;圣门,指圣人的门庭;来,来到。

但沿沂水求雩瑟,即返严滩访钓台:即返,就返回;严滩,地名;钓台,山名;雩瑟,古代的乐器,这里指祭祀用的乐器;求,请求。

可惜汉江风浪定,矶头不见予卿回:矶,山崖上的岩石。

【赏析】

《和叠山小姑庙》是诗人王十朋于淳熙五年(公元1178年)所作。此诗作于王十朋任荆南知府期间,时在湖北。

首联“舟如飞叶浪如雷,寄与江神不用猜”,写乘船顺流而下,舟行轻快如同飞叶,江中浪涛激荡如雷声,诗人将这壮阔的景色寄给江神,告诉他不要费心猜测。“寄与”二字,既写出舟行之速,又表现出诗人对前途的信心。

颔联“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诗人以自己和两位儿子为“贞士”,他们因为有了诸老先生的指点而“出”,并最终“为圣门来”。这里的诸老先生指朱熹等一些学者。朱熹是理学大师。王十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他与朱熹等人有着很深的交往。王十朋曾从朱熹受业讲学,后来二人成为至交。王十朋的诗文深受朱熹的影响。朱熹称赞他的诗歌“高古可诵”,“不愧圣门弟子”。“圣门来”指王十朋受到朱熹的指导。

“但沿沂水求雩瑟,即返严滩访钓台。”意思是沿着沂水寻找祭祀用的乐器——雩瑟,然后返回严滩探访钓鱼台。沂水是一条大河,位于今山东临沂市境内。“雩瑟”是指用来祈雨的祭器。王十朋在诗中提到“沿沂水”,说明他曾到过沂水,在那里寻找祭祀用的乐器——雩瑟。“严滩”是指长江边上的一个小沙滩,可能是王十朋在寻访钓鱼台的地方。王十朋曾在诗中写过:“我行欲问严滩去,只恨江流未及川。”“严滩”在这里指的是江边的一处沙滩,王十朋曾在此寻访钓鱼台。王十朋在诗中表达了他寻访钓鱼台的心情。他希望在严滩找到钓鱼台的遗址,以便更好地了解这个历史遗迹。

末句“可惜汉江风浪定,矶头不见予卿回。”意思是可惜汉水已经平静无波了,但我却再也见不到你回来了。这句诗表达了王十朋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王十朋曾在诗中写道:“汉江风浪定,犹自忆君归。”“矶头”,指江边岩石上的石矶,也是寻访钓鱼台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汉水的风浪已经平息下来,但我却没有再见到你回来。王十朋在诗中表达了他对朋友的思念之情。王十朋曾在诗中写道:“汉江风浪定,犹自忆君归。”“矶头”是寻访钓鱼台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汉水的风浪已经平息下来,但我却没有再见到你回来。

王十朋在这首诗中运用了许多优美的词语来形容景物。例如,他写道:“舟如飞叶浪如雷”,“寄与江神不用猜”,形象地描绘了乘船顺流而下的情景,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他还写道:“贞士偶因诸老出,两生端为圣门来。”这里的“贞士”指的是贤德的人,“诸老”指的是许多有学问的人。这些词语都富有诗意,给人以美的享受。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咏物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