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定息林叶,雨晴开夕阳。
停歌方待月,插羽且传觞。
文举客常满,次公醒亦狂。
更阑君莫去,促席就新凉。
【诗句释义】
饮陈氏第代主人留客:陈氏的府第,指陈家。
风定息林叶,雨晴开夕阳:风停了,树叶也静止了;雨过天晴,夕阳便出来了。
停歌方待月,插羽且传觞:停下歌唱等待月亮出来,插上羽毛酒杯传递着酒。
文举客常满,次公醒亦狂:文举,即谢安,他常常有客人;次公,即谢朗,他喝酒时也常常喝醉。
更阑君莫去,促席就新凉:到了晚上,不要离开,我们赶快把酒席布置得凉爽一点。
【译文】
风停树叶静止不动,雨过天晴夕阳西下。
停下歌声等待月亮出来,插上羽毛酒杯传递着美酒。
文举客常满座,次公醉态令人狂喜。
夜晚更深请不要离去,让我们把宴席安排在新凉处。
【赏析】
这首诗写于东晋时期,是一首咏人之作。诗中借咏谢安和谢朗两位名士,表达了诗人与他们结交的愿望,同时反映了东晋上层社会的风气。首句“饮陈氏第代主人留客”表明了这是在陈家(即谢家)的府第中作客。第二、三、四句分别描写宴会中的气氛。“风止”“雨霁”,说明天气晴朗,景色宜人,于是大家放下酒杯,唱起歌曲来。这时,有人提议插上羽管乐器,继续畅饮。“文举客常满”,说的是谢安经常有宾客来往,而“次公醒亦狂”,则是说谢朗饮酒时总是烂醉如泥。最后两句是说到了夜深,主人一再挽留客人,并催促将酒筵移至凉爽之处,以免客人受凉。全诗语言流畅自然,风格质朴清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欢聚一堂时的轻松愉悦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