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宋南迁社稷忧,忠魂应念国包羞。
钱塘千载英雄恨,古木残阳掩暮秋。
【注释】
过岳鄂王庙:岳飞,南宋抗金名将。绍兴八年(1138年)十二月被秦桧等诬陷以“莫须有”罪名杀害于风波亭,时年三十岁。岳庙在今河南商丘南,为南宋时期抗金名臣岳飞的祠庙。
社稷忧:指国家危难。社稷,指国家。
忠魂:指岳飞的忠心耿耿之魂。
国包羞:指国家因岳飞被杀而蒙受耻辱。
钱塘:即杭州,岳飞曾在此抗金有功,后因秦桧陷害而被杀。
英雄恨:指岳飞被杀后百姓心中所怀的仇恨。
古木残阳:形容夕阳映照下树木的苍老和凄凉。
掩暮秋:指秋天来临,万物凋零的景象。
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是诗人对岳飞庙的描写。诗中通过描绘岳庙的环境,抒发了诗人对岳飞的怀念之情。首句“汴宋南迁社稷忧”,表达了北宋南迁后国家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忧虑之情。次句“忠魂应念国包羞”,则表达了作者对岳飞忠诚报国的赞美和对国家遭受屈辱的哀叹。第三句“钱塘千载英雄恨”则是对岳飞一生英勇战斗的回忆和对未能看到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遗憾。最后一句“古木残阳掩暮秋”则是对岳庙周围环境的描写,同时也寓意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变迁。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岳庙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对英雄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