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出京口,夜宿丹阳县。
严风吹港曲,河冰白如练。
寒侵肌粟生,光耀目花眩。
连艘若胶缀,两宿冒霜霰。
素历行路难,辛勤敢辞怨。
敲冰望吕城,日倒气微转。
明旦春阳回,吾道复堪羡。
小人散阴霾,君子履刚健。
【注释】
廿四:二十四,指农历二十四日。
河冰阻舟:河水冻结阻碍船只行进。
丹阳:今江苏镇江市,位于长江北岸。
港曲:曲折的港湾。
肌粟生:皮肤起小疙瘩,形容寒冷。
光耀目花眩:光芒耀眼,使眼睛眩晕。
连艘若胶缀:连续的船只像胶粘在一起。
素历行路难:常年行走在路上。
敲冰望吕城:敲击冰块看是否能过江。
日倒气微转:太阳偏西,光线微弱。
明旦春阳回:明天春天的阳光会再次照耀大地。
小人散阴霾:指小人散去黑暗,带来光明。
君子履刚健:君子脚踏刚硬坚实之物前行。
【赏析】
这是一首纪程诗,记述了诗人在江南水乡的旅途生活。诗写于作者出京口后,在江中遇险,经过艰难行程到达吕城的情景。
开头两句“廿四日出京口,河冰阻舟二日方抵吕城”,交代了出发的时间和目的地。“廿四”是二十四的意思。
第三、四句“舟行出京口,夜宿丹阳县”,点出了船行的路线。“严风”即凛冽的寒风,这里用来形容天气的寒冷。
第五、六句“严风吹港曲,河冰白如练”,进一步写江上的情况。“港曲”即弯曲的河道,这里用来比喻江河中的急流险滩。“河冰”指江河上的冰雪。“练”,白色的丝织品。这两句描写了船行途中遇到冰封的大河,以及严寒气候对旅人的考验。
第七、八句“寒侵肌粟生,光耀目花眩”,写船上人的感受。“寒侵肌粟生”意为寒冷侵袭肌肤,使人的皮肤起疙瘩,感到痛苦;“光耀目花眩”则形容强烈的光线使眼睛感到眩晕。这两句反映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对人的折磨。
第九、十句“连艘若胶缀,两宿冒霜霰”,“素历行路难,辛勤敢辞怨”,描绘了船行途中连续遭遇险情和困难,以及旅途的艰辛与辛劳。
第十一、十二句“敲冰望吕城,日倒气微转”,“明旦春阳回,吾道复堪羡”,描述了在艰难跋涉后终于到达目的地的喜悦心情。这里的“吕城”是诗人此行的目的地。“日倒气微转”意味着太阳已经偏西,但天色仍有些昏暗;而“明旦春阳回,吾道复堪羡”则表达了对春天的到来和希望重归正途的喜悦。
最后两句“小人散阴霾,君子履刚健”,则是诗人对自己旅途经历的总结和反思。这里用“小人”和“君子”来指代不同的人,前者指那些散播黑暗的人,后者则是指那些坚持正义、勇于担当的人。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记录了一个旅行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也体现了人生旅途的艰辛与挑战,同时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