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母童颜雪满簪,彩衣拜舞北堂深。
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
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
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
【解析】
此诗首联,“彩衣拜舞北堂深”写朱氏春晖堂的景象。彩衣拜舞,指朱氏春晖堂中举行宴会时的情景。朱氏春晖堂在京城西面,是王氏的府邸。
颔联,“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写朱氏春晖堂中的宴席和主人的心愿。“蟠桃”,传说中的一种仙果,三千年开一次花,结一次子,故称“千岁”。《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后因以“蟠桃”比喻极高的官爵。“寸草心”,语出《论语·雍也》:“孔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由之瑟于丘也,熟视之而后得其意;丘也试使汝为诸侯,富贵而不能使其安乐、虽台榭相望而不可以娱乐,虽剑戟相望而不可以止息。”后因以“寸草心”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或子女对父母的一片孝心。“直期千岁蟠桃实,长抱三春寸草心”,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蟠桃”一样高官厚禄,又像“寸草”一样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颈联,“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写朱氏春晖堂中的宴席和主人的心愿。“山暖”“日长”,都是写景,“蝉鸣”“禽语”,都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尾联,“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写朱氏春晖堂中的宴席和主人的心愿。东野:指陶渊明。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东晋末至刘宋初杰出的文学家,辞赋四大家之一,著有《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后人辑有《陶渊明集》。“东野诗中意”,指陶渊明的诗句之意。“绿绮琴”,相传为东汉桓谭所制,相传为周文王所造,相传为伏羲所作,相传为神农所作。《琴操》云:“伏羲作琴,有七弦焉,伏羲始教琴也。伏羲作琴,取法于凤鸟,故名‘凤皇琴’。舜作琴,取法于鹤,故曰‘鹤鸣琴’。黄帝作琴,取法于龙,故曰‘龙鸣琴’。帝喾作琴,取法于虺,故曰‘虺鸣琴’。尧作琴,取法于雉,故曰‘雉鸣琴’。夏禹作琴,取法于枭,故曰‘枭鸣琴’。商汤作琴,取法于鸠,故曰‘鸠鸣琴’。文王作琴,取法于离,故曰‘离鸣琴’。武王作琴,取法于鸿鹄。周武王作琴,取法于鸳鸯。周公作琴,取法于凫雁。孔夫子作琴,取法于鸾凤。”绿绮琴就是凤凰的琴,所以诗人希望朱氏春晖堂中的宴席和主人的心愿能够像陶渊明的诗句之意一样美好。
【赏析】
这是一首题朱氏春晖堂的绝句,全诗押平声韵,每句五个字,共八句。
一、二句写朱氏春晖堂的景象。“阿母童颜雪满簪”,写朱氏春晖堂中的人。“阿母”,是对母亲亲昵的称呼。“童颜雪满簪”,形容母亲的容颜如同孩童一般天真烂漫,又如同冬天里覆盖着白雪一样的纯洁无瑕。“彩衣拜舞北堂深”,写朱氏春晖堂中的人的行为。“彩衣”,即彩色的衣衫。“拜舞”,指跪拜和跳舞。“北堂”,指的是正厅,是家庭中的主厅。“深”,是深深的意思。“长抱三春寸草心”,写朱氏春晖堂中的人的品质。“长抱”,长久地怀抱。“三春”,指的是春天的三个月,也就是三月。“寸草心”,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上天,烂然星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意思是: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上天,烂然星陈。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寸草心”,比喻感恩报德的心,也可以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拳拳爱心或子女对父母的一片孝心。诗人用这两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自己能像“蟠桃”一样高官厚禄,又像“寸草”一样孝敬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
三、四句“山暖蝉鸣烟淡淡,日长禽语树阴阴”,写朱氏春晖堂中的环境氛围。“山暖”,意思是山林温暖。“蝉鸣”,意思是蝉鸣叫。“日长”,意思是太阳升高了。“禽语”,是指鸟儿的叫声。“烟淡淡”,意思是烟雾很淡,没有浓密的样子。“树阴阴”,意思是树木的影子很浓。这两句写出了朱氏春晖堂中自然环境的美好,以及自然景色带给人的美好感受。
五、六句“好将东野诗中意,写入花前绿绮琴”。写朱氏春晖堂中的宴会和主人的心愿。“东野”,是指陶渊明。“诗中意”,是指诗句中的含义。“绿绮琴”,相传为东汉桓谭所制(一说为周文王所造),传说上古时期周穆王曾获一神龟,它从背上流出液来制成了琴,这就是著名的绿绮琴(又称瑶琴)。相传周穆王爱弹此琴,并经常请乐师奏乐。据说有一次弹奏到《清角》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刮起,把穆王的车子都给刮翻了,穆王因此得了重病。后来他服用了道士炼成的长生不老药,终于得到了痊愈。穆王驾崩后,他的儿子继位,为了不让自己的江山落入别人手中,就把他最爱的绿绮琴一把火烧掉了。这首诗的作者借用了这个故事来形容朱氏春晖堂中的盛宴和主人的心愿,希望宴会和心愿能和绿绮琴一样美好永恒。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流畅,结构严谨紧凑,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朱氏春晖堂的美景和主人的心愿,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