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何所居,清虚广寒府。
桂树生其间,根蟠万万古。
青冥不可梯,芬菲君为取。
美人贻谋远,危搆天尺五。
斫之应不难,姮娥已心许。
金婆夜夜明,金粟年年吐。
珍重法喜孙,更砺西河斧。
【解析】
这是一首咏桂诗。首联写桂树的来历,以“天人”自比,表明自己追求高洁、不慕荣利的志向;颔联借桂树生在广寒宫旁,暗指自己虽身处污浊之地,却志存清白之志;颈联以“不可梯”“已心许”等语,表达了对月中桂树的向往之情;尾联以“斫之应不难”等语,表达了要像斫桂一样铲除一切邪恶势力的决心。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
【答案】
(1)叶氏攀桂楼(2)天人何所居(3)清虚广寒府(4)桂树生其间(5)根蟠万万古(6)青冥不可梯(7)芬菲君为取(8)美人贻谋远(9)危搆天尺五(10)斫之应不难(11)姮娥已心许(12)金婆夜夜明(13)金粟年年吐(14)珍重法喜孙(15)更砺西河斧。(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赏析一:此诗前两联写诗人的志向和抱负。首联“天人”自比,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颔联借桂树生在广寒宫旁,暗指自己虽身处污浊之地,却志存青云之志。
第三联“青冥不可梯”,诗人用神话传说的意象,表达对月中桂树的向往之情,也表明了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却有凌云之志。
第四联以“姮娥已心许”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黑暗势力的痛恨。
第五联“斫之应不难”,诗人以砍伐桂树枝干来比喻铲除一切邪恶势力的决心和信念;而“姮娥已心许”,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这种决心和信念已经获得了嫦娥的青睐和赞许。
第六联“金婆夜夜明”,以神话中的金婆形象,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而“年年吐金粟”,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美好事物的美好和珍贵。
第七联“珍重法喜孙”,以法喜孙的形象,表现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珍重;而“更砺西河斧”,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这种珍视和珍重的决心和信念。全诗构思巧妙,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