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洲麒凤落江湖,遗老相逢说旧都。
春日琼林看锡宴,天门金榜听传胪。
【注释】
谩成:空自吟咏,徒然。
麒凤:麒麟和凤凰,古人认为它们是瑞兽。
十洲: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泛指南方的岛屿。
遗老:年老的旧臣。
锡宴:赐宴。古代皇帝对大臣举行宴会时,往往赐以金帛、酒食等物,故称宴为“锡宴”。
天门:指皇宫的门禁。金榜:科举时代,考试及格者在殿试后由皇帝亲自赐给的录取通知书。
传胪:传宣名次。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春,因被荐举任官而作的一首诗。当时作者正隐居于杭州西湖之灵隐寺。
首句写自己像麒麟和凤凰一样飞落江湖,即表明了作者有志恢复故土,不愿随波逐流,而甘心隐遁的思想情绪。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破山河在,城郭改异族的痛心与愤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肯屈服于元统治者统治下的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第二句写自己与一些遗老相逢,并一起议论着沦陷后的故都。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沦亡的悲愤和对故都的思念。
“春日琼林看锡宴,”这一句诗,诗人想象当年宋室南渡之后,君臣们聚集在琼林苑欢庆的情景,并由此联想到今日自己的遭遇。
“天门金榜听传胪,”这一句诗,又进一步把今昔加以对比,更突出地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同时,也抒发了诗人渴望重登大宝,恢复中原的强烈愿望。
语言朴实无华,但感情真挚深沉,富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