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见镜中石,遥思枕上峰。
景星光欲聚,夜雪兴偏浓。
著述编新草,吟哦对古松。
华嵩归隐处,云树几千重。
【注释】
镜:这里指镜子,借指自己的内心。石:指石头,这里指内心的坚韧不屈。遥思:远想。枕上峰:指山中之峰,即山中的峰峦。景星: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兆,这里指祥瑞的征兆。聚:聚集。夜雪:夜晚下的雪花。兴:兴起,兴致、兴趣。著述:写作。编新草:整理新作。吟哦:吟诵,咏叹。古松:指古树,借指隐居之地。华嵩:传说中的仙人名,这里借指隐居之地。归隐:隐居。云树:云雾缭绕的树木。几千重:形容山峰重叠,层层叠叠。
【赏析】
《奉寄陈进士》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为五律,首四句写景,中间两联写意,末一联写情,表达了自己对友人陈某的思念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优美,感情真挚。
开头两句“不见镜中石,遥思枕上峰”,以镜和枕起兴。诗人在镜前照见自己坚毅的面容;在枕上梦见了山中的峰峦。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梦,实际却是在写心。因为镜前与枕上都只能见到诗人坚毅的面目,而无法见到山中真正的峰峦,所以诗人才说“不见”。但是,梦中的山中峰峦却能深深地印在诗人的心中。这就把梦境和现实联系起来了。“镜”和“枕”这两个字,都起着过渡的作用,把眼前的景象和梦中的景象连了起来。
三、四句“景星光欲聚,夜雪兴偏浓”。“光欲聚”,是说天上的星光照向地面时,似乎要聚集起来,给人以一种明亮的感觉。“夜雪兴偏浓”,意思是说夜间的雪花纷纷扬扬飘落时,作者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因为“聚”和“偏浓”这两个词,同样也起着过渡的作用。
“景星光欲聚,夜雪兴偏浓”二句,是全诗的枢纽。这二句是说,由于天上的星光好像要聚集到地面上来似的,给地上增添了光亮;又由于夜间下着大雪,使得作者的兴趣更为浓厚了。这两句话,既是对前二句的解释,同时又是对后二句的铺垫。这样,就使整个诗歌构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
五、六两句“著述编新草,吟哦对古松”,则是说作者正在专心致志地编写新的著作;同时又在吟诵诗歌,面对着苍翠的古树。这两句诗既表现了作者勤奋刻苦的精神,又表现出作者超脱尘世的情怀。
七、八两联“华嵩归隐处,云树几千重”,是说诗人想象着陈某隐居的地方,云雾缭绕,树木参天,层层叠叠,难以分辨。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写景,实际上也是在写人。因为“归隐处”和“几千重”这两个词,同样也起着过渡的作用。
九、十句“华嵩归隐处,云树几千重”,是说诗人终于看到了陈某隐居的地方,云树交映,景色十分迷人。然而这时诗人的心情却并不平静。他想到陈某在山中过着隐居的生活,不免有些羡慕他的清闲;又想到他自己仍然被朝廷征召,不能像陈某那样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因此不禁有些感慨。
这首诗虽然只有四句,但每一句都写得非常凝炼。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巧妙的构思,把读者带进了一个充满奇思壮采的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