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竹生中林,长松在幽壑。
严冬霜霰零,枝叶不黄落。
夷齐归西山,饿死无愧颜。
鲁连蹈东海,一去竟不还。
苏武持汉节,饥来啮寒雪。
遂使李陵惭,去住难为别。
古人重义不顾身,声名烈烈垂千春。
采薇啮雪辞金者,寥寥千载空无人。
眷彼宦游子,胡为寡廉耻。
我歌节士吟,六合清风起。
诗句解析
节士吟: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古代文人节义精神的诗。节士,通常指的是具有高尚气节、坚守原则不屈的人。这首诗通过描述四位古代忠臣的事迹,来赞扬他们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精神。
- 节士吟:这是整首诗的主题,通过赞美几位古代忠诚之士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坚持原则和道德的重视。
- 修竹生中林,长松在幽壑。严冬霜霰零,枝叶不黄落。夷齐归西山,饿死无愧颜。
- 苏武持汉节,饥来啮寒雪。遂使李陵惭,去住难为别。
- 古人重义不顾身,声名烈烈垂千春。采薇啮雪辞金者,寥寥千载空无人。
- 眷彼宦游子,胡为寡廉耻。我歌节士吟,六合清风起。
译文
- 节士吟:赞美那些在逆境中保持气节的古代人物。
- 修竹长在林中(象征正直),长松位于幽谷之中(比喻隐逸)。严冬季节,霜雪纷飞,但它们的枝叶依然翠绿(不因严寒而屈服)。夷齐归隐于西山,宁愿饿死也不改变其志向(表现出高洁的气节)。苏武手持汉朝的符节,即使饥寒交迫,也绝不低头(体现了坚定的意志)。终于使得李陵心生惭愧(因为无法改变自己的信仰和选择),进退之间感到为难。古人重视道义而不顾及个人安危,他们的声誉和名声将永存千古。(强调了坚守正义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
- 采摘薇草咀嚼冰雪(形容生活的艰难),辞去金玉之赠(表现清贫的生活态度)。千百年来,这些故事仿佛仍在耳边回响(提醒我们历史的价值和启示)。
- 思念那些远离家乡、漂泊在外的官员们(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为什么他们缺少廉耻之心?我唱起了《节士吟》(表达了对这些人物的敬仰和感慨)。
- 天地间正气凛然,如同清新的风(象征着正直和清明的社会风气)。
赏析
这首诗通过赞美古代的忠臣节士,表达了作者对于坚守原则和道德的重视。诗中描绘了四位古代忠臣的不同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他们的高洁品质和不畏艰难的勇气。同时,诗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的背景,以及人们对清廉节操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赞美,也是对现代社会的一种警醒和激励,鼓励人们保持正直和勇气,无论面对何种困境都能坚守自己的信仰和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