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西汉梅子真,精魂化作花中神。
君不见开元宋广平,辞语采得花中英。
铁石心肠赋偏丽,神仙风韵气独清。
江南十月芳信早,萼绿花开照晴昊。
玉树皎如冰雪明,诗人吟到乾坤老。
万松岭下月昏黄,忽忆故人天一方。
折得繁花无使将,空山月落遥相望。
霜寒野迥闻残角,撩乱漫空香雪落。
长啸曾惊洞口猿,高吟欲借山头鹤。
几回踏雪过溪桥,满眼白云寒欲飘。
倚竹相看攲翠袖,归来三日香不消。
扬州岁晚花犹盛,闻说东皇消息近。
笑问花神不肯应,为君倾倒酬清兴。
我歌梅花引,劝饮君莫辞。
大羹调以黄金鼎,旨酒酌以白玉卮。
气转洪钧在顷刻,挽回春意非君谁。

我们来看这首诗的整体内容和意境。这是一首描绘梅花的诗歌,通过对梅花的赞美,表达了对友情、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君不见西汉梅子真,精魂化作花中神。
    “君不见”是古人的一种修辞手法,表示“你不曾看见”或“你不知道”。这里的“君”指读者,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与读者建立一种亲密的沟通。
  • 君不见开元宋广平,辞语采得花中英。
    “君不见”再次出现,这次是指向宋广平(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熟人),诗人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 铁石心肠赋偏丽,神仙风韵气独清。
    这里的“铁石心肠”形容人非常刚强坚定,“赋偏丽”则可能表示诗作中的辞藻华丽。诗人在这里赞美了宋广平的人格品质和文风特点。
  • 江南十月芳信早,萼绿花开照晴昊。
    “江南十月”指的是中国南部的长江以南地区,这里的季节是冬天,但梅花却提前开放,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
  • 玉树皎如冰雪明,诗人吟到乾坤老。
    “玉树”比喻宋广平的才德,“皎如冰雪明”形容其人品清白高洁。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宋广平的敬仰之情。
  • 万松岭下月昏黄,忽忆故人天一方。
    “万松岭”是地名,这里可能是指宋广平所在的某个地方。诗人在月光下思念远方的朋友,表达了深深的思念之情。
  • 折得繁花无使将,空山月落遥相望。
    “折得繁花”形容诗人从朋友那里得到梅花。诗人没有将这些梅花带走,而是选择留在原地,与朋友一同欣赏月亮。这里的“月落”既指夜晚的月亮,也暗示了诗人的心情。
  • 霜寒野迥闻残角,撩乱漫空香雪落。
    “霜寒野迥”描述了夜晚的寒冷景色,而“残角”则增添了凄凉之感。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听到了梅花落下的声音,仿佛雪花一般飘散在空中,这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 长啸曾惊洞口猿,高吟欲借山头鹤。
    “长啸”和“高吟”都是诗人对梅花的赞美之情的自然流露。这里的“洞”、“山头”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所在的地方,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向朋友传达了自己的情感。
  • 几回踏雪过溪桥,满眼白云寒欲飘。
    诗人在这里描述了自己多次来到这个地点的情景。这里的“寒欲飘”形容了天空中的云彩,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这种天气背景进一步衬托了诗人的情感。
  • 倚竹相看攲翠袖,归来三日香不消。
    “倚竹相看”可能是指诗人和朋友一起坐在竹子旁边聊天,或者诗人独自欣赏梅花。这里的“香不消”形容了梅花散发出的香气持久而浓烈。
  • 扬州岁晚花犹盛,闻说东皇消息近。
    “扬州”可能是宋广平的家乡或曾经生活过的地方,这里可能是指诗人对家乡的记忆。这里的“东皇”可能是指春天的到来,诗人期待着春天的到来和梅花盛开的景象。
  • 笑问花神不肯应,为君倾倒酬清兴。
    “笑问花神”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这里的“不肯应”可能是指花神不愿意回答诗人的问题,但诗人仍然坚持要问下去。这里的“倒”是动词,表示诗人对梅花的态度。
  • 我歌梅花引,劝饮君莫辞。
    诗人在这里唱起了梅花之歌,鼓励朋友饮酒畅饮。这里的“劝饮”可能是指诗人想要让朋友尽情地享受美酒和美景。

我们来赏析这首诗:
这是一首赞美梅花的诗歌,通过描写梅花的美丽和坚韧,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怀念之情和对美好的时光的珍惜。诗人以梅花为媒介,通过咏梅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感慨。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