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满虚堂奏帝归,仙风吹送紫云衣。
九还欲致三花聚,一悟能消万劫非。
老树鹤栖存夜气,清池鱼跃见天机。
黄冠免得山阴客,未信诗盟与愿违。
月满虚堂奏帝归,仙风吹送紫云衣。
九还欲致三花聚,一悟能消万劫非。
老树鹤栖存夜气,清池鱼跃见天机。
黄冠免得山阴客,未信诗盟与愿违。
注释:
- 月满虚堂奏帝归:月亮圆满,照亮了空虚的殿堂,仿佛在向天帝奏乐回归。
- 仙风吹送紫云衣:仙风拂过,带来了紫色的云朵般的衣服。
- 九还欲致三花聚:想要达到九次的循环,使得三种颜色的花朵聚集在一起。
- 一悟能消万劫非:一旦领悟,就能消除万劫不复的错误。
- 老树鹤栖存夜气:古老的大树上栖息着一只鹤,它保留了夜晚的气息。
- 清池鱼跃见天机:清澈的池塘里,鱼儿跃出水面,展现了自然的奥秘和规律。
- 黄冠免得山阴客:如果戴上黄色的帽子(道士),就可以免除山阴的客人身份。
- 未信诗盟与愿违:不相信诗人之间有约定,他们的愿望是否能够实现。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道士修行生活的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道门修行的神秘和高远。
第一句“月满虚堂奏帝归”,以月满为背景,虚堂为空间,奏帝归为动作,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圆满和道教修行者的内心感受。月亮的圆满象征着道法的圆满,修行者的心境也如同明月一般清澈明亮。
第二句“仙风吹送紫云衣”,仙风代表着神仙的气息,紫云衣则是神仙的服饰。这里用“吹送”一词,既表现了仙风的神奇力量,又暗示了修行者对神仙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第三句“九还欲致三花聚”,这里的“九还”可能指的是道教中的九还丹法,旨在修炼身体的五脏六腑,以达到身体与精神的高度和谐。而“三花聚”,则可能是形容修行者达到了某种境界,心中三种颜色的花朵(即善、嗔、痴)得以凝聚,象征着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达到了一种平衡和净化。
第四句“一悟能消万劫非”,表达了修行者一旦领悟到了道法真谛,就能消除一切无明烦恼,达到永恒的解脱。这里的“万劫非”可能是指世间的种种苦难和无常,而“一悟”则是修行者对道法的理解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第五句“老树鹤栖存夜气”,通过描述老树和鹤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鹤作为仙禽,栖息在老树之上,更增添了一份超脱尘世的气息。而“夜气”则是指夜晚的清新空气,寓意着修行者追求的是一种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
第六句“清池鱼跃见天机”,描绘了一幅清澈的池塘中鱼儿自由跳跃的画面。这里的“天机”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玄机和奥妙,而鱼儿的活泼跳跃则是对这种玄机的一种诠释。
第七句“黄冠免得山阴客”,黄冠是道士的标志,山阴客则可能是指隐士。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者希望摆脱世俗的身份,追求真正的修道之路。
第八句“未信诗盟与愿违”,这里的“诗盟”可能指的是诗人之间的默契或约定,而“愿违”则表示愿望可能无法实现。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于诗歌创作与人生经历之间关系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道士修行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道门修行的高深莫测和神秘魅力,同时也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修行和命运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