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声多谢卷帘恩,花落春阴半掩门。
只有当时堂上月,夜深犹照旧巢痕。

【注释】

去燕吟:指送春。

寄声:托物寄情,托雁传书。

多谢:多情,体贴入微。

卷帘恩:比喻春天的温柔和美好。

花落春阴半掩门:花开时是明媚灿烂的春天,而当花儿谢了之后,春天也即将过去,因此“春阴”,即春天的阴暗。

只有当时堂上月:只有当年庭前的月光依旧照耀着,照在院子里。

夜深犹照旧巢痕:夜深了,月亮还是老样子,照着旧日留下的巢穴的痕迹。

【赏析】

这是一首借景寓情的小诗。诗人以燕子为媒介来抒发对故园春天的怀念之情。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

首句“去燕吟”,交代了题旨。燕子飞去,又飞回来,一来一回,年复一年。这两句是说燕子每年都从南方飞来,向主人告别。“寄声多谢卷帘恩”一句,是写燕儿向主人道别。它用“多谢”二字,表现了燕子的知恩图报,也表现了诗人对燕子的深情厚意。“卷帘恩”是指春天的温暖气候,使人们感到舒适愉快;燕子喜欢在这样的气候中飞翔,因此“卷帘恩”也是对春天的赞美。

第二句“花落春阴半掩门”是说春天过去了,天气转寒,百花凋零,庭院里已是一片萧瑟。“春阴半掩门”中的“春阴”指的是初夏时节的天气,“半掩门”是说院门半开着。这句是说春天过去了,花儿谢了,庭院里已是一片萧瑟,这时燕子已经飞走了。这里,诗人巧妙地用“卷帘恩”与“花落春阴半掩门”相对照,既烘托出春光已逝的凄凉景象,又暗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伤感情怀。

第三句“只有当时堂上月”,点出了诗人心中的所想。“当时”指过去的春天,那时庭院中有堂前的月影。这里的“堂上月”并不是实指,而是暗指诗人自己。因为堂上的月影总是伴随着自己的存在而存在的。“夜深犹照旧巢痕”是说燕子每年都会飞回原来的巢穴,但到了夜晚,它仍然会在原来的处所留下它的印迹。这句是说燕子每年都会回到故地,但诗人却再也见不到往日的燕子了。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景交融,富有生活气息。作者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将景物和感情融为一体,使整个画面充满了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