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冈非百尺,嵑嶭出天险。
世路纷迂互,人心利刀剑。
在贵富所资,处贱贫始卑。
一朝异颜色,忠信反见疑。
直在李骞期,三闾且乖违。
昔者希嘉命,郁抑在今时。
达理惧盈满,掩晦昭内机。
良田曲蹊径,蒲稗远胜之。
令名岂不美,冰炭所推移。
直道无苟容,遗默天下溪。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至的作品,全诗共十句,每句都有对应的注释和赏析。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读:
第一句:“崇冈非百尺,嵑嶭出天险。”
注释:
- “崇冈”:高大的山冈。
- “非”:不是。
- “百尺”:形容高。
- “嵑嶭出天险”:形容山岗险峻,如同从天上伸出一般。
- “嵑”:山势陡峻的样子。
- “嶭”(qiāo):陡峭、高耸的样子。
- “出”:露出,显现出来。
- “天险”:指天然形成的险阻之地。
赏析:
这句诗描绘了崇山峻岭的景象,通过“嵑嶭出天险”这个形象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壮丽。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第二句:“世路纷迂互,人心利刀剑。”
注释:
- “世路”:指人世间的道路。
- “纷迂互”:形容道路错综复杂。
- “利刀剑”:形容人心向利,追求个人利益。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感慨,指出人们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往往被个人利益所驱使,忘记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
第三句:“在贵富所资,处贱贫始卑。”
注释:
- “在贵富所资”:指依赖富有和地位。
- “处贱贫始卑”:指处于贫穷时开始显得卑微。
赏析:
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地位与财富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往往为了追求富贵而放弃原则和良知,一旦失去这些,他们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第四句:“一朝异颜色,忠信反见疑。”
注释:
- “异颜色”:形容人的脸色或行为发生了变化。
- “忠信”:忠诚和诚信。
- “反见疑”:反而受到怀疑。
赏析:
这句诗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虚伪和欺骗,当一个人失去了忠诚和诚信,就会遭到他人的误解和猜疑。
第五句:“直在李骞期,三闾且乖违。”
注释:
- “直在李骞期”:意为正直的人正处在李骞的境地。李骞可能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但这里用来形容正直之人。
- “三闾”:古代对屈原的尊称。这里可能代指屈原。
- “乖违”:违背、背离。
赏析:
这句诗意味着正直的人可能会因为某些原因而陷入困境,这反映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追求有时会遭遇挫折的现实。
第六句:“昔者希嘉命,郁抑在今时。”
注释:
- “昔者”:过去。
- “希嘉命”:希望得到美好的命运。
- “郁抑”:压抑、郁闷。
- “在今时”:当前的时代。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当前时代所带来的压抑与不满。这种怀旧与现实的反差构成了诗的情感基调。
第七句:“达理惧盈满,掩晦昭内机。”
注释:
- “达理”:通达道理。
- “惧盈满”:害怕自己变得骄傲自满。
- “掩晦”:隐藏、隐瞒。
- “昭内机”:揭示内心的秘密。
- “内机”:内心的机密。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度自信可能导致的失败的恐惧,同时也强调了保持谦逊和谨慎的重要性。
第八句:“良田曲蹊径,蒲稗远胜之。”
注释:
- “良田”:肥沃的土地。
- “曲蹊径”:弯曲的小道。
- “蒲稗”(bài pò):《诗经》中的一种草名,这里用作比喻。
- “远胜”:胜过、超出。
赏析:
这句诗通过比喻,描绘了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虽然不如直接通向良田的路,但却有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这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多样性的欣赏和理解。
第九句:“令名岂不美,冰炭所推移。”
注释:
- “令名”:美好的名声。
- “岂”:难道。
- “冰炭”:比喻艰难困苦。
- “所推移”:被推移、被改变。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名声的看法,认为美好的名声并不总是值得追求的,有时它可能会被艰难困苦所改变。这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的深刻理解和感慨。
第十句:“直道无苟容,遗默天下溪。”
注释:
- “直道”:正直的道路。
- “苟容”:苟且迁就。
- “遗默”:遗忘、忽略。
- “天下溪”:指天下的河流或水流。
赏析:
这句诗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即坚持正直的道路,不随波逐流,不被外界因素所影响。同时,它也表达了诗人希望保持清醒头脑,不被表象迷惑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