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虎谮既息,羑里脱樊笼。
茀禄懋承天,骏命畀至公。
汉汝远被化,虞芮质成功。
期颐归善养,貊矣德音洪。
寰区三有二,服事礼弥恭。
大善德不形,典则嗣惟崇。
艺王积有素,锡利载周封。
至治穆烝哉,拳拳梦飞熊。

【注释】

崇:尊崇。虎:指商纣王的叔父箕子,曾作《微子》以讽刺纣王荒淫无道,箕子又作《牧誓》告诫武王伐纣,后被纣王所囚。谮:诬陷。羑里:指商纣王的监狱。樊笼:囚禁犯人的笼子。茀禄:福禄。懋:勤勉。骏命:美好的使命。汉:指汉朝,即后来的汉朝皇帝们。汝:你。质:至。虞、芮:二国名,周文王时的两个小诸侯国,后被晋国灭掉,两国国君被俘,成为晋献公的奴隶。期颐:长寿之年。归善养:归顺于善良而加以修养。貊:通“寐”,睡眠,这里指睡得很熟的样子。德音:美德。洪:大。寰区:四海之内。三有二:指三分天下,二分天下。服事礼:侍奉于礼仪。弥恭:更加恭敬。大善德:大仁大义的德性。典则:典范法则。嗣:继承,引申为效仿的意思。惟:只,仅仅。艺王:指周朝的先王。积:积累。素:本质,本真。锡利:给予恩惠,赐福。周封:周代的封地。穆烝:敬慎。拳拳梦飞熊:梦中梦见神龙在飞翔。拳拳:殷切的样子。

【译文】

商纣王诬陷箕子的谗言已经平息了,商纣自囚在羑里的笼子里。

福禄勤勉地承天意,美好的使命交给了贤人。

汉朝的君主远离了教化,虞国的国君和芮国的国君能够成就大事。

长寿之年归向善良的修养,美德的声音传遍四方。

四海之内有三分之二,侍奉礼仪更加恭敬。

大仁大义的德性并不显现,典范法则只能由后人学习。

周朝的先王积累了本质,得到周天子赐福。

到了极盛的时代敬慎如初,殷切地希望像飞龙一样腾飞。

【赏析】

此诗为咏史之作,作者通过歌颂商代忠臣箕子与周代良君周公旦的故事来抒发感慨,借古讽今,寄托着作者的理想抱负。

开篇诗人就点明主题。“崇虎谮既息”四句,是说纣王听信奸佞谗言,将箕子囚禁起来,后来经过周武王讨伐,终于使他得以释放。“崇”字,既是对箕子的尊称,又是对纣王的蔑视;“既息”二字,表明奸佞谗言已被彻底消除。这四句诗概括地写出了箕子一生的经历,也表现了作者对箕子的深切同情。

“茀禄懋承天,骏命畀至公。”四句诗,写箕子在获释之后,仍然勤勉尽职,忠于职守。“茀禄”一词,原是古代对祭祀时所用的玉器的美称,这里是用它作为比喻,表示自己地位虽不高,但能尽心竭力地为君王办事。“骏命”一词,是对美好使命的赞美,意思是说,我受命于君王,要为百姓造福。“予”字,是“你”,“予汝”是“你啊”的意思,这是诗人对箕子的爱称。“汝”字,是第二人称代词,也是对箕子的亲昵称呼。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我虽受天命辅佐君王治理天下,但还要请你继续努力,为百姓造福。

“汉汝远被化,虞芮质成功。”四句诗,写箕子辅佐周文王,帮助他完成统一大业,成为一代圣人。“远被化”是指受到很好的熏陶;“虞、芮”都是小国名;“质”是质朴的意思;“成”字在这里指建立功业。诗人用两个小国家的例子来说明箕子的品德高尚、才能卓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你远受教化,使虞国和芮国建立伟大的功绩。“期颐归善养”四句诗,写箕子晚年隐居在商山,过着清静的生活,并教导子孙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期颐”是一个典故,意思是活到一百岁。《尚书·洪范》中说:“五福,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终命。”“期颐归善养”,意思是说箕子活到百岁高龄,归隐山林,修身养性。“寐”字,通“寐”,意思是睡觉。这四句诗的意思是:活到百岁的你,安度晚年,修身养性;子孙们都懂得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了。

末了诗人以梦飞熊来收束全诗。“貊矣德音洪”四句诗,意思是说周武王在梦中梦见神龙在飞翔,他的德行如同浩渺的江河一样伟大。这四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周武王的敬仰之情。“貊”字是古代对北方民族的一种称呼;“德音”指美好的声誉;“洪”字,是形容盛大、广大的意思;“穆烝”是敬慎、慎重的意思。这几句诗的意思是:伟大的名声如同浩渺的江河一样广袤无垠;敬慎小心的态度永远像对待神龙一样。这四句诗的意思是说,周公旦的伟大声名如同浩渺的江河一样,他的谨慎小心的态度永无止境。

此诗运用历史典故来表现主题思想,借古讽今,寄寓自己的理想抱负。全诗结构严谨,脉络分明,语言精练含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