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常挈万代,礼乐范百王。
道尊德无位,金口振四方。
明先人纪立,发后世维张。
不有集大成,人何仰休光。
用行蛮貊化,退舍不民忘。
惟功非禹下,式廓侔素皇。
桀纣不我师,背道弃天常。
德兴昭久泽,暴速实自戕。
尊贱有述作,因之陈五章。
大哉善淫戒,俾化与天长。
徽猷沐万世,仁惠浩无疆。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历史的感慨。
诗人开篇便提出了“纲常挈万代,礼乐范百王”的观点,认为纲常与礼乐是国家的根基,影响着万代和百王,体现了对历史的重视。
诗人通过对比“道尊德无位,金口振四方”,表达了对道德的重要性的强调,他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引领人们前进,而道德的地位却无人能及,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德的高度赞扬。
在诗句“明先人纪立,发后世维张”中,诗人回顾了先人的贡献,同时强调了他们为后代提供了榜样,这是对先人的一种赞美。
“不有集大成,人何仰休光”表达了诗人对集大成者的敬佩之情,他们认为没有这些人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繁荣昌盛,这体现了诗人对成就的尊重和钦佩。
通过“用行蛮貊化,退舍不民忘”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为人民作出贡献的人的敬仰之情,他们的行为超越了地域和种族的限制,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怀念。
在“惟功非禹下,式廓侔素皇”中,诗人以禹为例,表达了自己的评价标准,即只有功业卓著的人才能与古代的圣人相比肩,这体现了诗人对成就的高度评价。
“桀纣不我师,背道弃天常”则批评了那些背离正道、抛弃天理的人,表达了诗人的道德理念。
在“德兴昭久泽,暴速实自戕”中,诗人再次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认为道德的兴盛能够带来长久的恩泽,而暴政和快速的发展最终会导致自我毁灭的结果。
“尊贱有述作,因之陈五章”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认为即使是地位卑微的人也有值得尊敬的品质,这体现了诗人的历史观。
最后一句“徽猷沐万世,仁惠浩无疆”则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品德的赞颂和对未来的期待。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道德的强调,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