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者得资财,裕如成富家。
邻亲忽贵重,行路为矜夸。
锦绮暖莫增,珍错饱难加。
以此迹炎凉,世情惬豪奢。
有生一形体,来去理幽遐。
而况俦物殊,凝销似遗查。
孜孜阛阓中,膏火相焦煆。
岂不以此故,嘘枯变光华。
人以物诱心,我惟静澄哗。
茫茫抚大化,有作终纷拿。
至人寓寥廓,旷绝超云霞。
污浊较锱铢,畴能共咨嗟。

【注释】

杂言:一种诗体。其八:第八句诗,指第八首诗。

贫者得资财:指贫穷的人得到了钱财。

裕如:宽裕的样子。成富家:变得富裕了。

忽:忽然。

矜夸:自夸。

锦绮:华丽的丝织品,这里指锦衣绣服。暖莫增:用暖和的绸缎来装饰自己。

珍错:珍贵的物品。

迹:表现,显露。炎凉:比喻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里指人与人间的关系。

惬豪奢:感到豪奢是惬意的事。

一形体:一个人的形体。理幽遐:处理事情的玄妙深远。

俦物殊:比物喻情。俦,同。

凝销:凝聚消溶。遗查:遗忘、忘却。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熙熙然、攘攘然,热闹的样子。

膏火相焦煆:灯火通明,互相映照。

岂不以此故:岂不因为这个原因啊。嘘枯变光华:使枯萎的东西焕发光彩。

物诱心: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我惟静澄哗:只有保持内心的宁静。

抚大化:体会宇宙自然的运行变化。有作终纷拿:有所作为,最后都归于虚无。

至人: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寓:寄存。

寥廓:空旷辽远。旷绝超云霞:高远无际,超脱于云霞之上。

污浊较锱铢:把污浊之物放在一边比较。锱铢:古代重量单位,极小的重量单位,这里比喻微不足道的小事或细小的财物。畴能共咨嗟:谁能一起感叹?畴,谁。咨嗟,叹息。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人生富贵无常,劝人看淡世间名利,安守清贫之志。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意境深邃,语言精练。

开头二句“贫者得资财,裕如成富家”,以“贫”与“富”对举,点明主题。“资财”“富家”,都是世俗眼光中衡量贫富的标准,然而作者却将二者对立起来加以比较,突出了“贫”的可贵。“裕如”二字,表明了作者对于物质财富的看法,认为只要能够丰足生活即可,何必追求奢侈豪华呢?这两句诗既揭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生价值的认识。

接着四句“邻亲忽贵重,行路为矜夸”,进一步展开论述,指出人们往往因为有了财富便开始炫耀自己,而忘记了本真的自我。这两句诗运用了一个对比手法,将“邻居”、“路人”与“我”进行对比,突出了“我”的清贫以及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状态。这种对比手法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然后六句“锦绮暖莫增,珍错饱难加”,进一步描述了富贵之后的生活状态。锦绮、珍错等都是富贵的象征,然而这些外在的华丽并不能带给一个人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相反,它们只会让人陷入虚荣和烦恼之中无法自拔。这几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富贵背后的空虚和痛苦,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接下来四句“以此迹炎凉,世情惬豪奢”,则是从社会的角度来阐述富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个世界上,人们往往被名利场所吸引而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正感情,从而使得社会变得虚伪而冷漠。这种世态炎凉的现实让人们不得不接受现实,从而陷入豪奢的境地。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富贵与世情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富贵带来的后果。

接下来两句“有生一形体,来去理幽遐”,则是从个体生命的角度来探讨富贵的意义。人生短暂如同一具形体,来去匆匆而不可捉摸。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当下,过好每一天,而不是被名利所迷惑而迷失自我。这两句诗提醒人们在面对富贵时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信念。

然后两句“而况俦物殊,凝销似遗查”,进一步强调了富贵的虚幻性。世间万物都有各自的特性和规律,而这些特性和规律是无法与富贵相比拟的。因此,我们应该放下对富贵的追求而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世界。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表达作者对于富贵的看法,即富贵并非真正的幸福和满足感而是虚幻的存在。

接下来四句“孜孜阛阓中,膏火相焦煆”,则从商人的角度来揭示富贵背后的本质。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奔波忙碌于市场之中,他们的成功建立在欺骗和贪婪的基础上。因此,我们应该远离这种充满欺诈的商业活动而选择诚信经营的道路。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来批评那些唯利是图的商人行为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商业道德的坚持。

接下来四句“岂不以此故,嘘枯变光华”,则是从自然的角度来看待富贵的影响。大自然中的一切都遵循着自身的规律而不断发展变化,然而当人为地干预其中时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因此,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并顺应自然发展的趋势才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将人类的行为与自然规律相比较进而呼吁人们应该关注环境保护而非一味追求个人利益。

最后两句“人以物诱心,我惟静澄哗”,则是从人的心理角度来探讨富贵的作用和影响。人们往往容易被外物所引诱而产生贪欲之心从而失去理智和判断力最终导致失败和灾难的发生。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平静和清澈不为外物所动摇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取得成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的方式强调了内心的平和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同时鼓励人们要时刻警惕贪欲之心的产生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