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时不再至,相见愁苦辛。
执手临衢路,冉冉见行人。
去者何草草,来者日缤纷。
贫贱不自保,富贵易情亲。
忍作胶投漆,已复海尘云。
云泥各异势,邈若隔越秦。
子岂羡管鲍,百年犹重陈。
注释:
1 良时不再至,相见愁苦辛:美好的时光不会再次出现,我们只能相见却感到忧愁和痛苦。
- 执手临衢路,冉冉见行人:握着手站在十字路口,远远地看见过客匆匆。
- 去者何草草,来者日缤纷:离去的人匆忙,而到来的人则五彩缤纷。
- 贫贱不自保,富贵易情亲:在贫困中不能保持自己的本性,一旦富贵了容易使情感亲近的人疏远。
- 忍作胶投漆,已复海尘云:忍受着就像用胶水黏合,又像被海水覆盖的云朵般飘散。
- 云泥各异势,邈若隔越秦:地位悬殊像云与泥一样高下不同,仿佛相隔如越国和秦国那样遥远。
- 子岂羡管鲍,百年犹重陈:您难道羡慕管仲、鲍叔牙那样的友谊,即使过了一百年也仍然珍贵。
译文:
美好时光不再来,相见却充满忧愁和悲伤。
握着手走在十字路口,远远地看着匆匆而过的行人。
离去的人匆忙无礼,而到来的人则如同五彩斑斓。
贫穷卑贱之时不自守其本性,一旦富贵便容易使亲近的人疏远。
忍受着像是用胶水黏合自己,又被大海般的尘埃和云朵所掩盖。
地位悬殊如云泥一般高下不同,仿佛相隔如越国和秦国那样遥远。
你难道羡慕管仲、鲍叔牙这样的友谊?即便过了一百年也仍然珍贵。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境遇,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变迁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良时不再至”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诗人通过对离别与重逢的描绘,展示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变化无常。从执手相望到冉冉远行,再到云泥之别的距离感,无不体现了人际关系中的疏离与冷漠。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社会的冷漠与人性的扭曲,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最后两句则是对友情的珍视和赞美,尽管面对世事变迁,但真挚友谊的力量依旧存在。诗人以管仲、鲍叔牙的故事为例,表达了即使在艰难困苦中也能坚守友情的信念,这无疑是对人性中美好品质的一种肯定和颂扬,也是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真实写照。
这首诗通过对人生、友情和社会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