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如东海山,日出被光华。
谁能长夜里,埃雾相邀遮。
濯濯榑桑枝,浮广毓朝霞。
朝霞蔽昏雨,连阴交沮洳。
润泽不周物,何如一抔土。

【注释】

效古:仿写古代作品。

其一:(古人在写诗时,常用第一、第二、第三等表示次序)

身如东海山(比喻人像大海一样宽广):东海山:大海。

日出被光华(光明照耀):被:受到。

谁能长夜里(谁能长久地度过黑夜):长夜:漫长的黑夜。

埃雾相邀遮:埃雾:指云雾。

濯濯榑桑枝(濯濯:鲜明的样子。榑桑枝:指桑树的枝叶),浮广毓朝霞(浮广:飘浮广大。毓:养育。朝霞:早晨的阳光和云霞。)。

连阴交沮洳(连阴:连绵不断的阴天。交:交会。沮洳:低洼湿土之地。)。

润泽不周物(润泽:滋润;周:普遍;物:事物;不周:不能遍及;物:事物)。

何如一抔土(不如:比不上)

【赏析】

这是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四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夸张和对比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东海山”“桑枝”“朝霞”等自然景物的画面,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首句“身如东海山”,诗人以大海为喻,将自身比作广阔的东海,展现了自己的宽广胸怀和豪迈气概。

次句“日出被光华”,诗人用日出的光辉来比喻自己的才华和成就,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的贡献和价值。

第三句“谁能长夜里”,诗人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势力的无畏勇气和坚定信念。

第四句“埃雾相邀遮”,诗人用“埃雾”来比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腐败现象,表达了自己对这些现象的厌恶和谴责。

最后一句“何如一抔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愤慨,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是一首值得品味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