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台何穹窿,蔚当霄汉表。
二仪割天险,耻接群峰小。
沧溟环其左,华岳备列曜。
虎啸风出林,鲲化云起沼。
烟萝秋可掬,璧月夜还照。
山人茅宇深,罢瑟发清啸。
濯尘坐磐石,习静穷要眇。
兹山与凭陵,气岸成二妙。
吾知双龙物,秽迹沈光耀。
烈气不上腾,张公复何诮。
仙台山
仙台何穹窿,蔚当霄汉表。
二仪割天险,耻接群峰小。
沧溟环其左,华岳备列曜。
虎啸风出林,鲲化云起沼。
烟萝秋可掬,璧月夜还照。
注释:
- 仙台何穹窿(yāo):仙台多么高耸、宏伟。穹隆(qióng lóng)形容物体的上部空间向四周无限延伸,如同圆顶或半球形。
- 蔚当霄汉表:壮丽地位于天空之上。蔚,盛大的样子;霄汉,指天上的银河和星宿,这里代指高空。表,在此处是形容词后缀,表示“…的地方”。
- 二仪(è):古代指阴阳,即天地。这里特指天空中阴和阳的部分。
- 耻接群峰小:不愿意与周围的山峰相比显得渺小。
- 沧溟(cāng míng):大海。环其左,大海环绕在其左边。
- 华岳:华山。备列曜,充分展现它的辉煌景象。
- 虎啸风出林:像老虎一样咆哮声从山林中传出来。
- 鲲化云起沼(hún huài yún qǐ zǎo):鲲鹏化为云彩在沼泽上腾飞。鲲,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鱼;云,这里指云彩;沼,沼泽。
- 烟萝秋可掬(yān luó qiū kě jū):秋天时,烟雾缭绕的山色让人可以用手捧取。萝,泛指云雾;掬,手捧。
- 璧月夜还照:明亮的月亮在夜晚依旧照耀着。璧,圆形的美玉;月,月亮;夜,夜晚。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文人刘绍创作的《刘绍山居十咏》中的第三首。诗人以瑰丽的想象和丰富的色彩描绘了仙台山的雄伟壮观和自然美景,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诗中通过比喻、拟人等手法,将仙台山描绘得如诗如画,令人陶醉其中。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热爱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