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如止水,以净悉诸根。
道人湛虚照,结屋俯清源。
烛烛摩尼珠,能澄浊水浑。
如筏渡彼岸,水行龙力勤。
观相印朗月,见影了无痕。
世学昧此理,此理世罕闻。
邻山庞居士,可以喻吾言。
这首诗是刘绍山的《石泉庵》中的第五首。下面是逐句的解释:
- 佛法如止水,以净悉诸根:这句话表达了佛法如同平静的水面,能够洗涤我们所有的感官和心灵。
- 道人湛虚照,结屋俯清源:这里的“道人”指的是修行的人,他们像水面一样清澈、平静,他们的住所(”结屋”)俯瞰着清澈的源头。
- 烛烛摩尼珠,能澄浊水浑:摩尼珠是一种珍贵的宝石,象征着智慧和纯净。这里比喻修行的人通过冥想或观想,能够净化自己的内心,使浑浊的思想变得清晰。
- 如筏渡彼岸,水行龙力勤:这两句用佛教中的筏子过河和龙王的助力来比喻修行的过程。在修行中,就像在河流上使用筏子过河一样,需要有人帮助;而在修行的道路上,需要像龙王那样拥有强大的力量和毅力。
- 观相印朗月,见影了无痕:这句话的意思是通过观察月亮的倒影,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月亮本身,而且它的影像是没有任何痕迹的,就像它本身一样完美无瑕。
- 世学昧此理,此理世罕闻:这两句表达的是世人往往不理解或不重视这些道理,这些道理在世间很少被提及或讨论。
- 邻山庞居士,可以喻吾言:最后这一句话是说,像庞居士这样的邻居,他的行为和态度可以作为我的榜样。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佛法的描绘,表达了修行者的内心世界和他们对世界的理解和态度。诗中使用了比喻和象征,使得抽象的道理变得形象生动。同时,诗中也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批判和对修行生活的认可,展现了一种追求内在平静与智慧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