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育物类,人道归全仁。
抚养在时须,饥牧渴饮津。
天皇十二头,澹泊化自淳。
代亡用其教,利物不及身。
先哲叹才难,司牧贵得人。
于以托耒耜,食天子万民。
十食才一牧,五子意已勤。
得人一已足,非才■弥殷。
所害良匪轻,失力乖常伦。
季世独贵我,及物爱益贫。
尧禹道冥昧,人兽无全群。
孰为忧抚养,此志久埃尘。
石烂夜漫漫,长歌竟谁陈。
犹恐怒特祠,武都客妖氛。
毋使乱义苗,展图鼻酸辛。
【注释】
生:生长、产生。
生育物类:指养育万物。
人道归全仁:指儒家倡导的仁爱之道。
抚养在时须:指及时抚养教育。
饥牧渴饮津:指牧羊时,饥渴时,饮水止渴。
天皇十二头,澹泊化自淳:指尧帝有十二个儿子,其中尧的长子丹朱被尧帝流放到了远方,所以被称为“弃”,尧帝以淡泊无欲来教化天下。
代亡用其教,利物不及身:指代国灭亡后,其教化之术不再有用。
先哲叹才难,司牧贵得人:指古代贤明的君王感叹才能难以找到,而能够担任管理国家重任的人非常难得。
于以托耒耜:用什么去承载农具?
食天子万民:供养皇帝和百姓。
十食才一牧,五子意已勤;得人一已足,非才■弥殷:意思是说,一个农夫养活十个人已经很难了,但是一个贤明的君主只需要五个贤臣就足够了,如果再多一些只会让贤臣感到负担过重。
所害良匪轻:指危害并不是微不足道的。
失力乖常伦:违背了正常的伦理秩序。
季世独贵我:指在末世时期,人们只看重自己。
及物爱益贫:指过分的爱物会让人变得贫穷。
尧禹道冥昧,人兽无全群:指尧舜禹等圣明帝王的道德虽然崇高但并不完全清楚。
孰为忧抚养:谁还会关心抚养的问题呢?
此志久埃尘:这份忧虑之心已经被尘埃覆盖,无法再提起。
石烂夜漫漫,长歌竟谁陈:石头已经腐烂,夜晚漫长,只有我一个人在长歌。
犹恐怒特祠,武都客妖氛:恐怕会有愤怒的神灵在这里祭祀,还有武都地区的邪恶妖气。
毋使乱义苗,展图鼻酸辛:不要让这祸害扰乱仁义之种,让我伤心流泪。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古喻今,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看法。
首联写天地万物的产生与人类生存的关系,指出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天地万物。
颔联从人的角度出发,指出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及时地抚养教育。
颈联从动物的角度出发,指出动物在饥饿口渴时需要饮水止渴。
尾联则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指出统治者应该重视国家的安定,而不是过于溺爱自己的子女。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思考,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担忧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和社会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于道德和伦理的执着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