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圃邀遐赏,方外息尘机。
丹书宝真字,阴洞纪灵辞。
脉望从经得,玄鹤自天飞。
鸟下窥鱼饵,花落罥蛛丝。
流云悬度影,荡水不成漪。
彩石缀珠露,翠草偃金芝。
玩芳思寄迹,逐异遽乖时。
吏隐怀梅福,冲素缅安期。
欲结超然志,方眷二仪私。
宿吴兴玄妙观
玄圃邀遐赏,方外息尘机。
丹书宝真字,阴洞纪灵辞。
脉望从经得,玄鹤自天飞。
鸟下窥鱼饵,花落罥蛛丝。
流云悬度影,荡水不成漪。
彩石缀珠露,翠草偃金芝。
玩芳思寄迹,逐异遽乖时。
吏隐怀梅福,冲素缅安期。
欲结超然志,方眷二仪私。
【注释】:
①玄圃:神话中仙人所居的地方。遐(xiá)赏:远游赏景。
②丹书:道士炼丹时用的朱砂笔写成的文字。真字:指仙家文字。
③阴洞:指幽深的山岩洞穴。纪:记载。
④脉望:指脉象,中医诊脉方法之一。得:得到。
⑤玄鹤:指道士骑的黑鹤。
⑥鸟下窥鱼饵,花落罥蛛丝:比喻人不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像蜘蛛一样被网罗住。
⑦流云:飘浮的白云。悬度影:形容云在天空中的流动。
⑧荡水:使水面波纹荡漾。不成漪(yī):没有波纹,形容水面平静。
⑨彩石:五彩缤纷的石头。珠露:珍珠一样的露珠。
⑩翠草偃(yǎn)金芝:意思是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偃,通“俨”,庄重的样子。金芝:灵芝。
⑪玩芳(huāng):欣赏芳香。寄迹:寄托身姿。
⑫逐异:追求与众不同的事物。遽(jù):就;突然。乖:违背。
⑬梅福:汉代隐士,传说他隐居在梅里山,后被征召出山,因拒绝而被称为“梅福”。
⑭冲素:指清净、纯净。安期:传说中的神仙名,据说他曾到海上仙山修炼过,后来成仙了。
⑮欲结:想要结下。超然:超凡脱俗。志:意志。
⑯方:正、当。眷:顾念、思念。二仪:指天地。私:私心。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全诗以“宿吴兴玄妙观”为发端,描写玄妙观的自然景观和道士的生活情态,表达了作者对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一句“玄圃邀遐(jiá)赏,方外息尘机。”玄圃:指玄妙观。遐(jiá)赏:远游赏景。方外:指道家思想之外,即世俗之外。息尘机:放下尘世烦恼,超脱尘世束缚。
第二句“丹书宝真字,阴洞纪灵”(阴洞),这里用丹书来代指道教经典,真字指道家真言。纪:记载。灵辞:神道之言。阴洞纪灵辞:指在幽暗的山洞中记录神道之言。这句诗描绘了玄妙观幽暗神秘的环境,以及道士在此研习道经、记录神道之言的情景。
第三、四句“脉望(mài)从经得,玄鹤自天飞。”脉望:中医诊脉方法之一,这里用来比喻道士的修为。经得:与经脉相通,指悟到了医理。玄鹤自天飞:指道士骑着黑鹤自由自在地飞翔于九天之上。这两句诗描绘了道士修习医术,通过脉诊掌握了医理,又骑着黑鹤自由地在天空中飞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神仙般的境界。
第五、六句“鸟下窥鱼饵,花落罥(guàn)蛛丝。”鸟下窥鱼饵,比喻人不能像鸟一样自由自在地生活,像蜘蛛一样被网罗住。花落罥蛛丝:比喻人不能像花儿一样自然绽放,被蛛网缠绕。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第七、八句“流云悬度影,荡水不成漪。”流云悬度影,形容云在天空中的流动。荡水:使水面波纹荡漾。这句诗描述了玄妙观周围的景色,云在天空中流动,湖水波澜不惊,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第九、十句“彩石缀(zhuì)珠露,翠草偃(yǎn)金芝。”彩石缀珠露,指五彩斑斓的石头上滴着珍珠般的露水。翠草偃金芝:意思是草木茂盛,生机盎然。偃:通“俨”,庄重的样子。金芝:灵芝。这两句诗描绘了玄妙观周围的自然景色,五彩斑斓的石头,晶莹剔透的露珠,生机勃勃的草木,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第十一、十二句“玩芳(huāng)思寄迹,逐异(zhú)遽乖时。”玩芳(huāng):欣赏芳香。寄迹:寄托身姿。逐异:追求与众不同的事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不同寻常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厌倦和逃避。
第十三、十四句“吏隐怀梅福,冲素缅安期。”吏隐:隐于官场之中,不问世事。怀:怀念。梅福:汉代隐士,传说他隐居在梅里山,后被征召出山,因拒绝而被称为“梅福”。冲(chōng)素:指清净、纯净。缅(miǎn)安期:传说中的神仙名,据说他曾到海上仙山修炼过,后来成仙了。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清净纯净的神仙生活的向往。
第十五、十六句“欲结超然志,方眷二仪私。”欲结:想要结下。超然:超凡脱俗。志:意志。方,正、当。眷:顾念、思念。二仪:指天地。私:私心。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执着和追求,以及对于天地万物的关怀和爱护。
这首诗通过对玄妙观的自然景观和道士生活情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道教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全诗意境优美,语言简练,富有哲理性,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