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死无归,殡之谅非艰。
能于贤者施,大胜独与鳏。
贤者亦有子,兵乱不得还。
乱定子方至,临穴出涕潸。
报德斯以德,不在父字间。
文字苟不泯,世教诚相关。
道山郁嵯峨,苕水流潺湲。
相去数千里,可望不可攀。
一朝函骨返,无复莱衣班。
子固有戚容,人亦皆欢颜。
民胞物与意,砭订愚以顽。
呜呼子深氏,义重逾丘山。

【注释】

  1. 朋友死无归,殡之谅非艰。:朋友去世后无处可归,安葬他的棺木也不容易。
  2. 能于贤者施,大胜独与鳏。:如果能够对贤者进行救助,胜过自己一个人孤独地面对死亡。
  3. 贤者亦有子,兵乱不得还。:贤人也有子女,因为战乱而无法回到故乡。
  4. 乱定子方至,临穴出涕潸。:战乱平定之后,儿子才到达墓地,看到亲人的尸体流下了眼泪。
  5. 报德斯以德,不在父字间。:报答恩德应该以德行来回报,不必在父亲的名字旁边表达。
  6. 文字苟不泯,世教诚相关。:只要文字能够保存下来,那么世间的道德教化就与它有关。
  7. 道山郁嵯峨,苕水流潺湲。:高耸的道山郁郁葱葱,清澈的苕水流淌着潺潺的声音。
  8. 相去数千里,可望不可攀。:虽然相隔数千里,但却只能远观而不可攀登。
  9. 一朝函骨返,无复莱衣班。:一旦棺材被带回家中,再也没有穿丧服的行列了。
  10. 子固有戚容,人亦皆欢颜。:孩子本来也会有悲伤的面容,但人们也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11. 民胞物与意,砭订愚以顽。:人民有共同的心愿,用针砭劝诫愚蠢的人。
  12. 呜呼子深氏,义重逾丘山。:啊!深氏先生,你的大义重于泰山!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亡友的诗作,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怀念之情。全诗共八句,每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人生百态,展现了作者对生死、道德、人性等主题的深刻认识。

首句“朋友死无归,殡之谅非艰”,直抒胸臆,表达了朋友离世后的悲痛与无奈。这里的“殡之”指的是安葬,而“谅非艰”则意味着安葬的过程并非易事。这句诗反映了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和对亡友的深深思念。

接下来两句“能于贤者施,大胜独与鳏”,进一步抒发了作者对于帮助他人、弘扬善行的赞赏之情。这两句诗表明,当遇到贤者需要帮助时,及时伸出援手比独自承受苦难要更加有意义。这种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于道德和正义的追求。

第三句“贤者亦有子,兵乱不得还”,揭示了战争对人们的影响是深远的,不仅影响个人的命运,更可能影响到后代子孙的生活。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战争带来的灾难和社会不稳定的认识。

最后四句“乱定子方至,临穴出涕潸”,则描绘了人们在战乱平息后重逢的情景。这里“乱定”指的是战乱结束,而“子方至”则是说儿子即将到来的消息令人欣喜。然而,“临穴出涕潸”却又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感,因为在战乱中失去了亲人的孩子,现在终于可以见到他们的尸体。这反映了作者对于亲情和失去亲人的痛苦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社会现象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道德的坚守。同时,这首诗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和欣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