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过太阳埠,数家溪岸边。
桥通沽酒市,人聚卖鱼船。
布米夷相易,军民杂不喧。
番江好风景,渐似太平年。

【注释】

过太阳埠:经过太阳埠。太阳埠:位于广西右江两岸。

数家溪岸边:几户人家在河岸边。

桥通沽酒市,人聚卖鱼船:桥上有人摆摊卖酒,河边有人卖鱼。

布米夷相易:用布和米交换货物。

军民杂不喧:军民混杂在一起,没有喧闹声。

番江好风景,渐似太平年:番江(指西江)的风景很优美,像太平盛世的景象。

【赏析】

《过太阳埠》是一首反映当地民俗风貌的民歌。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太阳埠周围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劳动生活。

“偶过太阳埠,数家溪岸边。”这两句写出了作者偶然来到太阳埠,看到几家人居住在河边。这里的“偶过”表明这是诗人的随意之作,并非有意为之。他之所以来太阳埠,可能仅仅是因为路过此地而已。而当他站在太阳埠,放眼望去,只见河边有几家人正在忙碌着,他们或捕鱼、或卖米、或交换货物等,一幅勤劳的生活画面展现在眼前。

“桥通沽酒市,人聚卖鱼船。”接下来,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太阳埠的繁华景象。桥上摆满了酒摊,人们聚集在卖鱼船上,忙碌而又热闹非凡。这些描写都让人感受到太阳埠的繁华与繁荣。

“布米夷相易,军民杂不喧。”在这里,诗人用“布米夷”和“军民”这两个词语来形容太阳埠的人们。“布米夷”是指当地居民,他们善于利用布料和稻米进行交易;而“军民”则是指当地的军队和民众。这两个词语虽然有些生僻,但却很好地展现了太阳埠人民的生活特点和精神风貌。同时,“杂不喧”也表现出人们在繁忙之余的和谐与宁静。

“番江好风景,渐似太平年。”最后,诗人以“番江好风景”和“渐似太平年”两个词语来结束全诗。这里,“番江”是指西江,而“太平年”则是指太平盛世的景象。通过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太阳埠美景的喜爱,还暗含了对当地和平安定生活的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太阳埠的自然景观和人们生活的描绘,展示了当地的风情与特色。它既有生动的画面感,又有深刻的思想内涵,是一首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诗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