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逃难叹奔波,五十头颅柰老何。
我任清贫愁自少,信知逆旅疾偏多。
昌黎文可驱穷鬼,工部诗堪逐病魔。
何日归与三径在,结庐容膝盼庭柯。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要结合诗中标题和注释,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然后根据要求作答。
“四年逃难叹奔波”,四年间流离转徙,感叹奔波劳苦。“五十头颅柰老何”,到了五十岁,却无奈地面对衰老的现实。“我任清贫愁自少”,“任”是接受,“自少”是说自从接受了清贫,忧愁就自然减少了。“信知逆旅疾偏多”,我知道旅途的艰辛特别多。“昌黎文可驱穷鬼”,“昌黎”是唐文学家韩愈的字,他的文章有“驱除天下之邪僻”,可以驱逐贫穷、愚昧之类的“穷鬼”。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提倡写文章要“文从字顺各识职”,即文章要写得朴实无华,明白易懂。他认为只有用朴素的语言去表达,文章才能真实生动,富有力量。因此作者认为韩文能够驱赶贫穷和愚昧之鬼。“工部诗堪逐病魔”,杜甫的诗能驱除人的疾病,使人健康长寿。“何日归与三径在,结庐容膝盼庭柯”,何时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里,有一个小院子来供自己居住,那该多么好啊!“三径”是指孔子所居的住宅,门前有三条小路,后常用以借指幽静的住所。“庭柯”指庭院中的花草树木。这里用反说,表达了作者渴望回家的心情。
【答案】
四年逃难叹奔波
五年漂泊悲白发
我任清贫愁自少
信知逆旅疾偏多
昌黎文可驱穷鬼
工部诗堪逐病魔
何日归与三径在
结庐容膝盼庭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