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寒气盛,长河流冰澌。
征艎溯浩浩,钩曲苦逶迟。
滉漾圭角露,稍冱还参差。
恍疑戈戟森,出没相倾攲。
或员如堕炮,或利如铦锤。
须臾骤风激,琼瑶积山危。
樯楫一冲击,縻烂不可支。
穷阴生极底,乃见造化奇。
履霜固知坚,物序矧及期。
行役何未已,君子宜慎思。
岂无冠盖华,挥霍遵大逵。
千钧载车毂,络绎驷马驰。
覆前罔戒险,陨身悔何追。
我昔居南州,感此日未窥。
朅来二十年,战兢常自持。
终当挂高帆,春洲扬绿漪。
【注释】
十月:十月,农历九月。
寒气:寒冷的气息。
流冰:结冰的水流。
征艎:古代一种大船,可以载人也可以载物。溯:逆水而上的航行。
浩浩:水势浩大的样子。钩曲:曲折。 苦逶迟:辛苦地行进着。 滉漾(huangyang):水波荡漾的样子。 圭角:玉器上棱角分明的地方。 稍冱:稍微冻结。还:仍然。参差:参差不齐的样子。 恍疑:好像。戈戟:古代兵器,形状像戈和戟。森:多。 出没:忽隐忽现。倾攲(qī):倾斜。或圆或方,如炮弹一般。 或:有的。 员:圆形,这里指炮弹。 或:有的。 利如铦(xian)锤:锋利得像是锤子一般。铦:锐利。 须臾:顷刻。骤风:猛烈的风。 琼瑶:美玉。积:堆积,积聚。山危:高山陡峭。 縻烂:连接、附着。靡:通“迷”。 穷阴:极阴。 履霜:脚踏着霜。固知坚:固然知道坚硬。物序:事物的规律。矧:况且。岂无冠盖华:难道没有华丽的车盖。 挥霍遵大逵:随意地驰骋在宽阔的道路上。 千钧:千钧重,比喻极大的重量。载车毂:放在车轮上承载。 络绎:连续不断的样子。驷马驰:四匹马并排奔跑。 覆前:前面被覆盖。 罔:无。戒:避免。 陨身悔何追:一旦陨落,后悔也来不及了。 感此日:想起这一天。未窥:没有看到。朅来:忽然来到。二十年:二十年前。 战兢:战栗,恐惧的样子。自持:自我约束。 终当:最终要。高帆:高大的船帆。 春洲扬绿漪:春天的水面上扬起绿色的波纹。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之作。诗人通过描写南渡后的生活,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不安,以及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全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寓意深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首联“河流十月寒气盛,长河流冰澌。”描绘了深秋时节河流的景象,河水冰冷刺骨,冰层厚实。诗人用“寒气”一词,生动地描绘出了深秋时节河水冰凉的特点。同时,“长河”二字,也暗示了作者对历史的无限感慨。
颔联“征艎溯浩浩,钩曲苦逶迟。”描写了大船逆水而上的情景。诗人用“浩浩”来形容河流的宽广,用“钩曲”形容船只曲折前行的样子。这一联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忧郁和不安。
颈联“晃漾圭角露,稍冱还参差。”进一步描绘了河流的景象。诗人用“晃漾”来形容水波荡漾,用“圭角”来形容水中的石头棱角分明。这一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反映了作者的心境。
尾联“恍疑戈戟森,出没相倾欹。或员如堕炮,或利如铦锤。”继续描绘了河流的景象。诗人用“恍疑”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河边草木丛生、戈戟林立的景象。同时,用“出没相倾欹”来形容水边的草木随风摇曳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尾联“履霜固知坚,物序矧及期。”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诗人用“履霜”一词,象征着冬天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用“固知坚”来形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现实的担忧。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通过对河流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人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诗歌富有诗意和艺术感。这首诗不仅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更是一部充满哲理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品味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