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林衣被蔚蓝光,水树重重护曲防。
碧落不随河显晦,白榆却种涧中央。
石泉飞落万沤发,松影淡时千丈强。
我向北峰高处下,如何倒卓柳阴傍。

空碧亭 其二

长林衣被蔚蓝光,水树重重护曲防。

碧落不随河显晦,白榆却种涧中央。

石泉飞落万沤发,松影淡时千丈强。

我向北峰高处下,如何倒卓柳阴傍?

注释:

  1. 长林衣被蔚蓝光:描述长林覆盖着蔚蓝色的光辉。

  2. 水树重重护曲防:形容水流和树木交织成一片,如同一道屏障保护着曲折的道路。

  3. 碧落不随河显晦:形容天空的蔚蓝之色并不因河流的存在而发生变化。

  4. 白榆却种涧中央:形容在山涧中心种植白榆树。

  5. 石泉飞落万沤发:形容石头上滴下的水滴像万朵花苞一样绽放。

  6. 松影淡时千丈强:形容松树的影子在光线较暗的时候依然显得十分鲜明,有如千丈般高大。

  7. 我向北峰高处下:表达了诗人站在北峰高处俯瞰的景象。

  8. 如何倒卓柳阴傍: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将柳树的阴影倒映在溪边岸边的疑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山水画卷。首句“长林衣被蔚蓝光”便勾勒出了一片覆盖在长林之上的明亮蓝色,给人以宁静而广阔的视觉感受。紧接着“水树重重护曲防”,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和谐,水流和树木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为诗人提供了天然的屏障。

第二句“碧落不随河显晦”,则表达了天空中那一抹永恒的蔚蓝,即便在河流的光影变化之下也不失其本色。第三句“白榆却种涧中央”,则是对自然美景的一种赞美,白榆树生长在山涧之中,与自然的景致相得益彰。

诗中的“石泉飞落万沤发”,形象地描述了石头上的水滴如同万朵花苞般四散飞溅,生动展现了水流的动态美。而“松影淡时千丈强”,则是对松树挺拔姿态的赞美,即使在昏暗的环境里也能展现出它强大的生命力和坚韧的精神。

最后一句“我向北峰高处下,如何倒卓柳阴傍?”表达了诗人站在北峰高处俯瞰四周景象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如何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中找到自己位置的困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