阊门柳枝短,君行不可缓。
赠君不折杨柳枝,劝君饮此金屈卮。
丈夫将身誓许国,安用当歌伤别为。
青丝络控黄金勒,游宦鄱阳山水国。
何处春风最忆君,琵琶洲上蘼芜碧。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能力。赏析时,先要读懂全诗,把握诗的主旨,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最后指出其作用。
“阊门柳枝短,君行不可缓。”这句是说春天来临,城门边上柳条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你这次离开家乡不能拖得太晚啊!这是诗人对朋友李景先的劝慰。“赠君不折杨柳枝,劝君饮此金屈卮。”这句是说:我送你这把折扇,不是让你去折柳枝送别,而是让你在临别之际,用这把折扇饮一口美酒以壮行色;“丈夫将身誓许国,安用当歌伤别为。”这句是说:大丈夫应该立志报效祖国,哪里用得着唱些伤感离别的歌来伤害离别的痛苦呢?这里诗人用典,借“折柳”和“金屈卮”表达自己的感情,抒发自己的思想。
“青丝络控黄金勒,游宦鄱阳山水国。”这句是说:你的坐骑是一匹骏马,系着青色丝绳,戴着金色的笼头,你要到鄱阳山水间去做官去了!“何处春风最忆君?琵琶洲上蘼芜碧。”这句是说:不知道什么地方的春风吹得更让人思念你呢?就在琵琶洲畔绿草萋萋、芳草如茵的地方,那一片片茂盛的芳草正映衬着你的身影。
【答案】
这首诗作于元朝至顺三年(1322年)春末。当时诗人正在鄱阳做官,与友人李景先分别时作此诗。
点明送别的时间是在初春,暗示友人远行的时间不宜过迟。次句直抒胸臆,劝勉友人不要因为留恋故乡而耽搁行程。第三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友人的勉励之情。第四句直接抒情,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第五句化用典实,抒发了作者的爱国情怀,表达了希望友人能建功立业的愿望。第六句写友人的坐骑,表现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惜别之情。最后两句写送别之地的春景,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