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桥头听鸣珂,饮马桥下雪始波。
自从道人琴佩至,想得衡门车马多。
楼外青山横独鹤,枕边柔橹响双鹅。
我来疑是扬雄宅,夜烛藜光讽九歌。

杨廉夫的《月波楼》诗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景,通过对饮马桥头和饮马桥下景象的细致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释义:

  • 第1句:“饮马桥头听鸣珂,饮马桥下雪始波。”此句通过“饮马桥头”与“饮马桥下”形成对比,暗示了诗人在桥上与桥下的两种不同体验。在桥头听鸣珂(指玉佩相击声),而在桥下看到雪花飘落,形成了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 第2句:“自从道人琴佩至,想得衡门车马多。”此处提到“道人琴佩”,可能是指道士或文士携带琴和佩带来此地,增添了一丝文人墨客的文化氛围。而“衡门车马多”则表明这里曾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 第3句:“楼外青山横独鹤,枕边柔橹响双鹅。”这两句分别描述了远山与近景。“楼外青山”意味着远方的山峦连绵不断,而“楼内柔橹响双鹅”则描绘了室内的温馨与和谐。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环境的宁静美,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

  • 第4句:“我来疑是扬雄宅,夜烛藜光讽九歌。”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向往。扬雄作为西汉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其居所常被文人骚客吟咏。诗人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了古人的风雅。

杨廉夫的《月波楼》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种传承和致敬。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历史人物的描绘,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素养,同时也让读者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