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君日日共吟哦,三载怀人可奈何。
声价相随诗价长,新交应似旧交多。
春连宫树莺花合,人在瀛洲岁月过。
十里有书如讯问,布衣仍旧住城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性强,结合诗句内容,根据设题的指向来确定分析的角度:内容上的赏析,可以从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进行;表达上的赏析,可以从遣词造句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解答此题时,首先明确本题是考查诗歌的内容、语言和意境。

(1)“忆君日日共吟哦”,“忆君”指思念李易之;“吟哦”指吟诗,这里指作赋。“三载怀人可奈何”,意思是三年来怀念你,真是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吟哦”为动词,指作者与李易之一起赋诗。“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表示一种无奈的心情。“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共同吟诵创作。“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共同吟诵创作。“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共同吟诵创作。“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共同吟诵创作。“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共同吟诵创作。“三载”,犹言三年。“怀人”,怀念朋友。“可奈何”,无可奈何。“忆君”即诗人怀念李易之。“共吟哦”。同上。

(2)“声价相随诗价长”,“声价”指的是名声和地位,“诗价”指的是诗歌的价值,二者相互关联,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新交应似旧交多”,“新交”指的是新的友谊,“旧交”指的是老朋友,这里强调的是新旧朋友的关系问题。“应似旧交多”意思是应该比老朋友要多。“声价相随诗价长”,“新交应似旧交多”,“应似”意为应当像……一样,“似”意为像,二者连用表比较关系,强调新朋友要多多益善,多交朋友,以广交益友。“新交”,新结识的朋友。

(3)“春连宫树莺花合”,“春连宫树莺花合”意思是春天来到皇宫里树上莺飞花谢,春意盎然。“宫树”指的是皇宫里的树木,“莺花”指的是春景中的鸟儿和花朵。“宫树莺花合”意思是皇宫里的树木上黄莺在歌唱,花儿盛开,春色满园。“莺花”指春天里黄莺啼鸣、鲜花开放,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

(4)“人在瀛洲岁月过”,“瀛洲”泛指南方的海上仙岛,这里指代仙境。“人在瀛洲岁月过”意思是人已到仙岛上过了一年又一月。“瀛洲”泛指南方的海上仙岛,这里指代仙境。“日在瀛洲岁月深”意思是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就是一年多了。

(5)“十里有书如讯问”,“书”指书信或信物,“音问”,指亲人的消息,这里借指书信。“十里”形容距离很近,但实际却很远,这里指代远方。“有书如讯问”意思是收到来信就像得到了亲人的问候一样亲切。“有书”指书信或信物,这里借指亲人的问候。“如讯问”意思是好像听到了亲人的声音一样的亲切。

(6)结联“布衣仍旧住城阿”,“布衣”指老百姓穿的粗布衣服,这里指普通百姓,“住城阿”意思是居住在城边的小房子内。“布衣”、“仍”、“城阿”都是名词性短语,构成定语后置结构。

【答案】

奉寄易之在京师

忆君日日共吟哦,三载怀人可奈何。

声价相随诗价长,新交应似旧交多。

春连宫树莺花合,人在瀛洲岁月过。

十里有书如讯问,布衣仍旧住城阿。

译文:

想起你,我们经常在一起吟咏诗词,可是已经三年多了,我对你的思念之情,真是无法排解啊!

名声和地位随着诗歌的价值而增长,新结交的朋友也一定很多吧!

春天来到了皇宫里,树上的黄莺正在欢快地啼叫,花园里开满了五彩斑斓的花朵,春天的气息弥漫在京城的上空。

我在蓬莱仙岛上度过了一年又一个月的时间。虽然身在仙境,但是思念之情却始终如一啊!

我收到了你的书信就像收到了亲人的问候一样亲切!

虽然我们生活在平民中,但是我们的生活还是非常安定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