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才过即归闲,好在河汾屋数间。
病里检书多为药,老来忘世不因山。
翠翻平野禾抽颖,锦委深林笋脱斑。
莫恨韶光太相促,若非衰暮讵能还。
【注释】
1)云庄:即李云庄,唐人。他与白居易、刘禹锡等交游,为“元和体”诗人之一。遣兴:抒发胸中的意兴。自和:自我作诗相和。二首:这里指第二首。
2)中年:四十岁至五十岁的人,也泛称中年人。归闲:退居乡间,过着安逸闲散的生活。
3)检(zhǎn)书:翻检书信。药:用药物治病。不因山:不为名利所动。
4)翠翻平野:形容禾苗长得茂盛,像碧绿色的波浪。禾抽颖:指禾苗长出了穗儿。锦委深林:形容竹笋长得像锦缎一样漂亮。脱斑(bān):去掉斑点。
5)衰暮:年老色衰。讵(jù)能还:怎么能够回来?讵:同“据”,岂。
【赏析】
《全唐诗》收有李云庄的《云庄遣兴自和二首》,这是其一。此诗写自己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首两句“中年才过即归闲,好在河汾屋数间。”说自己到了四十岁的时候,就过上了隐居的生活,住在几间简陋的房子里。这两句诗是全诗的核心,它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三、四句“病里检书多为药,老来忘世不因山。”意思是说,在生病的时候,我会翻检自己的书信,把其中的药方记录下来;而当我老了之后,就会忘记世间的一切纷扰,不再去追求什么了。这两句诗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
五、六句“翠翻平野禾抽颖,锦委深林笋脱斑。”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翠色映照在平原上,使大地呈现出一片绿色;而深林中的竹子则像精美的锦缎一样,上面点缀着斑斑点点的颜色。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两句“莫恨韶光太相促,若非衰暮讵能还。”则是在感叹时光易逝的同时,表达出一种豁达的态度。意思是说,不要因为时间过得太快而感到遗憾,毕竟只有等到年老色衰时,才能真正地回归自然,过上宁静的生活。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述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唐代文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