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崎岖,世事纷更,年来饱谙。
叹都城十载,霜侵老鬓,江湖万里,尘满征衫。
应物才疏,谋身计拙,桂玉生涯岂久堪。
乾忙甚,向是非丛里,不要穷探。
禅机已悟三三。
又何用、天庭似老蚕。
羡养生有道,将从子隐,于时无补,只益吾惭。
归去来兮,与君同醉,醉后扶持有小男。
平生乐,在山前山后,溪北溪南。
【注释】
沁园春:词牌名,是宋词中常见的一种词调。
和人韵:应别人的诗作要求而作的词。
世路:人生的道路。
世事:世间的事情。
都城:古代指京城所在地。
沧桑:世事变迁。
尘满征衫:尘土沾污了衣装。
应物:应对事物。
谋身:谋取自己生存。
桂玉生涯:比喻高官厚禄的生活。
乾忙:非常繁忙。
禅机:禅宗中的深奥道理,即佛理。
养生有道:修养生息的道理,指道家的长生不老之道。
归去来:指辞官还乡。
同醉:一起喝酒。
平生:平素、过去。
乐:快乐。
【赏析】
这首词是一首和韵词。词的上半阕是作者对世态炎凉、人生坎坷的感叹;下半阕则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同时以“归去”二字点题,并以此结束全词。此篇虽属应韵之作,却写得颇有个性,颇具新意,不失为一篇佳作。
上阕起首三句写世路之艰险,世事之纷繁。“世路崎岖”,是实写;“世事纷更”,也是实写。“年来饱谙”,是说作者在世路上已经摸爬滚打了很长时间。接着四句写自己因年事已高,鬓发霜白,又长期奔波在外,弄得尘土满面。最后两句用“叹”字领起,慨叹自己才疏智短,谋身之计不成,功名富贵终不能如愿。这四句从现实生活出发,抒发了自己对仕途失意、功业无成的感慨与不平。
下阕开始两句用佛家禅语点明自己的心境:“禅机已悟三三。”三三,是佛教语,指“空”、“幻”、“无”三相。这里用它来说明作者对世间万物、人生百态有了深刻的理解,达到了“心如死灰”的境界。接着两句又用“天庭似老蚕”来形象地描绘自己的内心世界。天庭,泛指天地之间。这里指天空。老蚕,喻指自己。作者认为自己虽然身处繁华之地,但心灵却如同被蚕丝缠绕的老蚕一样,既不能飞翔,又不能脱身。这两句是作者对自己心境的一种写照,也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之情。
接下来两句用典,表示自己追求道家的养生之道,想归隐田园。但同时作者也表示,自己虽然有意归隐,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实际行动(于时无补),只是让自己感到惭愧而已。最后两句则是直接表明自己归隐的决心,希望和友人一起饮酒,醉后扶持着小儿子。这里“醉后扶持”既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的无奈,也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又回到前面提到的“归去来兮”,再次点明主题,表达自己归隐田园的愿望。整篇词作以议论为主,夹杂一些描写,风格清新自然,意境悠远含蓄,语言朴实流畅,读来令人耳目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