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气未肇判,太和浑絪缊。
如何盘古氏,琢丧扬嚣尘。
遂使末俗下,居然昧常伦。
上窥太和际,邈若莸与薰。
汪生富春秋,恻恻一问津。
拜父濠水湄,涕泪盈衣巾。
事母竭甘旨,色养终冬春。
太和署轩屏,庶类同厥身。
阶庭芝兰秀,水木鱼鸟亲。
人生苟适意,岂计富与贫。
我来属多难,感子厚意陈。
要我赋太和,令我愧无垠。
不睹太和事,焉知太和淳。
身违太和时,心存太和真。
举手谢太和,相携归隐沦。
太和篇
一气未肇判,太和浑絪缊。
如何盘古氏,琢丧扬嚣尘。
遂使末俗下,居然昧常伦。
上窥太和际,邈若莸与薰。
汪生富春秋,恻恻一问津。
拜父濠水湄,涕泪盈衣巾。
事母竭甘旨,色养终冬春。
太和署轩屏,庶类同厥身。
阶庭芝兰秀,水木鱼鸟亲。
人生苟适意,岂计富与贫。
我来属多难,感子厚意陈。
要我赋太和,令我愧无垠。
不睹太和事,焉知太和淳。
身违太和时,心存太和真。
举手谢太和,相携归隐沦。
注释:
- 一气未肇判:一气未形成,太和之气未开始产生。肇判,开始区分、分离。
- 太和浑絪缊:太和的气浑然一体,充满了氤氲的气息。
- 如何盘古氏:盘古氏是谁?盘古氏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开天辟地的人物,他创造了世界,将混沌的宇宙划分为天地。
- 琢丧扬嚣尘:人们用凿子雕琢玉石,扬起了尘土。比喻人们为了追求名利而失去了纯真的心灵。
- 遂使末俗下:导致后世的风俗低下。末俗,指后世的风俗。
- 居然昧常伦:竟然失去了正常的道德伦理。昧常伦,指忘记了正常的道德伦理。
- 上窥太和际:试图观察太和的最高境界。上窥,向上观察;太和,指宇宙万物和谐的状态。
- 邈若莸与薰:就像香草与熏草一样遥远。比喻两者之间的差距很大。
- 汪生富春秋:汪生富有春秋,形容年纪虽然大但精神充沛。春秋,指人的年岁。
- 恻恻一问津:怀着深深的忧虑向别人求助。恻恻,内心的忧伤;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帮助。
- 拜父濠水湄:在父亲居住的地方跪下磕头,表示孝顺。濠水,指安徽滁州的南谯湖。
- 涕泪盈衣巾:眼泪鼻涕都流满了衣服和围巾。
- 事母竭甘旨:为母亲制作美味的食物。竭,尽最大努力。甘旨,美味佳肴。
- 色养终冬春:冬天里为母亲做衣服保暖,春天里为母亲采花赏春。色养,指照顾好母亲的起居生活;终冬春,指冬天为母亲准备衣物,春天为母亲采摘花朵。
- 太和署轩屏:在太和宫前挂起屏风,用来装饰和美化环境。太和,指宇宙万物和谐的状态。
- 庶类同厥身:所有种类的生物都和人一样有生命。庶类,各种生物的总称。厥身,指自己或自己的身体。
- 阶庭芝兰秀:庭院中长满了芝兰草,香气四溢。阶庭,指院子;芝兰,指灵芝和兰花;秀,这里指香气浓郁。
- 水木鱼鸟亲:水中的鱼儿和树上的鸟儿都亲近人类。水木,指水流和树木;鱼鸟,指水中的鱼儿和树上的鸟儿。
- 人生苟适意:只要人能安心于世,满足于现状就是幸福。苟适意,只要人能够安于现状、满足于世俗生活就是幸福。
- 岂计富与贫:难道只考虑财富和贫穷吗?岂,难道;计,考虑;富与贫,指财富和贫穷。
- 我来属多难:我遭遇了很多困难。属,遭遇;难,困难、灾难。
- 感子厚意陈:感激你给我的教诲和支持。感,感激;子厚,这里是对汪生的一种尊称;意陈,指对你的教诲和支持表示感谢。
- 要我赋太和:要求我写一篇关于太和的文章。赋,指写作;太和,指宇宙万物和谐的状态。
- 令我愧无垠:让我感到惭愧,因为无法完全表达出太和的境界。无垠,无边无际;指宇宙万物和谐的状态是无边无际的。
- 不睹太和事:未曾目睹或体验过太和的境界。不睹,没有看到;太和事,指太和的境界或状态。
- 焉知太和淳:怎能真正理解太和的淳朴和自然呢?焉,哪里;知,了解;太和淳,指太和的自然状态是淳朴和自然的。
- 身违太和时:自身违背了太和的时节。身违,指自身背离了太和的时节。
- 心存太和真:心中存留着太和的真谛。心存,内心存着;太和真,指太和的真实状态或意义。
- 举手谢太和:举起手来感谢太和。举手,动作;谢太和,指感谢太和给予的一切恩赐。
- 相携归隐沦:相互搀扶着一起回到隐居的生活中去。相携,相互扶持;隐沦,指隐居、沉沦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