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发事闺阃,盟心同死生。
如何中弃捐,不得长合并。
迩者被嘉命,校艺赴吴城。
临岐重寄托,肃穆候亲庭。
旨甘毋或缺,旦夕善寝兴。
斯情靡有违,庶用慰徂征。
岂不恋兹爱,所忧在国程。
自从分别来,魂梦但怔营。
归途冒霜露,果为二竖婴。
百药鲜一效,良工徒折肱。
拊膺哭九京,白日昧光晶。
苍旻胡不仁,妾身独㷀㷀。
妇人失所天,贵富何足荣。
生命虽云艰,独生宁自经。
跂予慕高躅,感此双涕零。
时俗薄伦叙,骨肉犹相轻。
何况合恩义,焉识墨与绳。
夫有忠孝诚,妇有义烈称。
清风播万古,粲粲垂令名。
太史采篇什,此辞良可徵。
【注】
1、义妇:指为国捐躯的女子。王佐:古代对有才能的辅佐君主的人的美称,这里泛指忠良之士。万氏:作者的妻子。2、中:指中间,中间被废置。3、校艺:参加科举考试。赴吴城:前往吴县应试。4、迩者:近来。嘉命:美好的使命或任命。5、校艺:参加科举考试。赴吴城:前往吴县应试。6、临岐(qí)重寄托:在岔路口上反复托付,多用于送别。7、肃穆:严肃恭敬。8、旨甘:美酒。9、旦夕:早晚。10、斯情:这种情感。靡:无,没有。违:背离。11、庶:希望。12、所忧:忧虑的事。国程:国家的命运。13、自从:从现在起到。分别来:自从离别以来。14、魂梦但怔营:梦中魂飞魄散。15、归途冒霜露:归途上冒着霜露。16、果:结果。二竖:病魔。婴:缠绕。17、百药鲜一效:各种药物都没有一点效果。18、良工徒折肱:高明的医生只能治愈手臂上的伤口而无法治疗身体上的疾病。19、拊膺哭九京:拍着胸口哭泣,即“哀”字。九京:地名,此处代指京都。20、白日昧光晶:太阳昏暗不明。昧:黑暗,昏暗。21、苍旻胡不仁:苍天啊为什么不仁呢?22、妾身独㷀㷀:只有我一人独自呜咽。23、妇人失所天:女人失去丈夫。24、贵富何足荣:富贵和地位又算得了什么?25、生命虽云艰:生命虽然艰难。26、独生宁自经:一个人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27、跂予慕高躅:我渴望效仿他们的高尚品德。跂(qì):踮起脚跟。28、感此双涕零:因这而感到悲伤流泪。29、时俗薄伦叙:当时的风俗轻视伦理关系。30、合恩义:符合仁义道德。31、焉识墨与绳:哪里知道墨和绳的区别呢?32、夫有忠孝诚:男人应该有忠诚和孝道的品质。33、妇有义烈称:妇女应有义烈之称。34、清风播万古:高尚的品德像清风那样流传千古。35、太史采篇什:太史公撰写了这篇文章。36、此辞良可徵:这篇词句非常值得考证。
【赏析】
这是一首悼念妻子的文章,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怀念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同情,同时抒发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文章开头,诗人以“结发事闺阃”(结发为夫妻,事奉于内室),“盟心同死生”等诗句,描绘了他与妻子共同生活的情景,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但是,当国家危难之际,他却不得不离开妻子,踏上了奔赴战场的征途。诗中“如何中弃捐”一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诗人描述了自己被赋予美好使命,赶赴吴城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然而,在途中他又被朝廷召回,参加了一次重要的考试——“校艺赴吴城”。这次考试对于诗人来说,既是荣誉也是压力,因为他要为国家选拔贤才,为国家的未来负责。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这次考试并未能如愿以偿,反而使他陷入了深深的困境之中。
诗中的“迩者被嘉命”,表明他已经接受了朝廷的使命,即将奔赴战场。“临岐重寄托”,则描绘了他与妻子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他在岔路口上反复地叮嘱妻子要好好保重,不要为他担心。然而,这种担忧并没有消除他对妻子的思念之情。“肃穆候亲庭”,则表现了他面对亲人时那种庄重肃穆的态度,以及他对家庭责任的坚守。
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和妻子的深深关爱。他深知国家的兴衰关系到每个人的生死存亡,因此他愿意为了国家的前途而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而对于妻子而言,他也充满了深深的歉疚和愧疚之心。他认为自己在为国家效力的同时,却未能给予妻子足够的关注和爱护,这是一种不可饶恕的错误。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担忧。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也理解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荣辱息息相关。因此,他时刻关注着国家的变化,希望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他也期望国家能够尽快战胜敌人,恢复和平与安宁。
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忠臣爱国者的高尚品质和深沉情怀。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深切关注。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是一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