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江白鹭起,远树苍烟合。
日落泛舟时,长天见孤塔。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首先要看是否读懂了全诗,这是基础中的基础;然后是对关键字词的把握,如本诗的“白鹭”“苍烟”等,最后是对诗意和思想感情的理解。此题要求赏析诗句,赏析诗句要从炼字、炼句、修辞手法以及表达效果几个方面来思考。
空江白鹭起(重点字:鹭)
“白鹭”是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是自然中的一景。“起”字用得好,写出了白鹭在空荡荡的江面上飞起的情景。
远树苍烟合(重点字:合)
“苍烟”是诗人眼中的美景,也是自然中的一景。“合”在这里指树木被烟雾笼罩,形成一体。
日落泛舟时(重点字:舟)
“舟”是指小船,泛舟是乘船的意思。“时”是时间,指傍晚时分。
长天见孤塔(重点字:塔)
“长天”“孤塔”都是写景,“长天”指天空,“孤塔”指塔高耸入云。
【答案】
题目《题杂画》。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美丽的水墨山水图。第一句“空江白鹭起”,写一只白鹭展翅飞起于空旷的江面之上,画面生动而传神,使人仿佛看到了那白鹭矫健的身影。第二句“远树苍烟合”,描绘的是远处的树林,在烟雾的笼罩下形成了一片朦胧的景象。第三句“日落泛舟时”,写诗人乘舟在傍晚时分,观赏着眼前的美景,心情十分愉悦。第四句“长天见孤塔”,写在广阔的天空下,只看到一座孤独的古塔矗立在那里。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韵味,给人以美的享受。
译文:
空旷的江面上,一只白色的大鸟展翅飞翔起来。远方的山峦被烟雾笼罩在一起。夕阳西下的时候,我独自坐在小船里欣赏着眼前的美景。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晚景的七言绝句。前两句以动衬静,后两句以声衬静。全诗写景抒情浑然一体,情韵悠长,耐人寻味。
首句“空江白鹭起。”点明地点是“江”,并交代出时间是“黄昏”,为全诗定下了基调。“空江”、“苍茫”、“白鹭”三个词语,把一个寂静、凄清的画面展现在眼前。诗人选取的是“白鹭”作为主要描写对象,是因为“白鹭”这一形象本身就蕴含着许多意蕴丰富的象征意义,它既可以象征自由自在的闲适生活,也可以象征高洁脱俗的品格。
次句“远树苍烟合。”“远树”指的是江对岸的树木,“苍烟”,是说它们笼罩在暮色之中,若隐若现。“合”是动词,表示“笼罩”之意,这里形容雾气弥漫,使江边的树木显得模糊不清。诗人将目光投向了江对面的群山,但所见只有迷蒙的雾气,无法辨认。
三、四句“日落泛舟时”,“泛舟”即泛舟江上。“长天”是说天色非常晴朗,“孤塔”,是高高的佛塔。这句写诗人乘舟在傍晚时分,观赏着眼前的美景,此时,一轮红日已经渐渐落了下去,天幕呈现出一片淡淡的蓝色,远处的山峰轮廓分明,近处的小洲、芦苇丛、野草堆以及小渔船都映入了眼帘。这时,只见一幢古朴的亭子屹立在山巅之上,显得那么高耸入云。诗人在这优美的环境中,不禁发出了由衷的赞叹:“长天见孤塔。”
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但意象丰富。前三句分别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勾勒了整个场景,营造出了一幅清新宁静的江景画卷,让人心旷神怡。后两句则通过对景物的细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喜悦与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