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赵孝子,四岁父行贾。
一去三十年,家惟大母母。
大母已云没,而父行不归。
儿长亦有妇,母子聊相依。
从父自北来,汝父久已死。
母子哭相问,父死何乡里。
闻汝父死时,不知汝父处。
汝但欲往问,京师多旧故。
再拜别阿母,行行至京师。
自念不见父,儿死无归时。
乃有曾长者,往昔与父善。
言汝父死处,滨州利津县。
徒跣二千里,薄言至利津。
朱琪张文辈,一一陈所因。
死以某年月,葬以某木棺。
姓名某所题,近在城南端。
城南冢累累,翳然榛莽中。
极目千万冢,谁能识其踪。
行哭七日馀,欲死不得所。
生者无由知,死者岂能语。
解发系马鞍,负之坟坟过。
吾父傥有知,发解鞍自堕。
俄至一坟前,鞍堕发自解。
开坟见前和,题字宛犹在。
既见父姓名,痛绝心始安。
函骨陈野祭,禽鸟声为酸。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赵孝子怀念父亲的诗,通过描绘他寻找父亲的艰难过程,表达了他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我们来看第一句”庐陵赵孝子,四岁父行贾”,这里提到了”庐陵”和”赵孝子”,我们知道庐陵是江西省的一个地名,而赵孝子是一个年轻的男子。这两句描述了赵孝子的父亲在四岁时就离家做生意去了。
第二句”一去三十年,家惟大母母。”,这句话告诉我们赵孝子的父亲已经离开家三十年之久了,只剩下他的母亲在家。这句诗表达了赵孝子的孤独和无助。
第三句”大母已云没,而父行不归。”,这里提到了”大母”,也就是赵孝子的母亲已经去世了,而他的父亲也没有回来。这一句更加凸显了赵孝子的悲哀和绝望。
第四句”儿长亦有妇,母子聊相依。”,这句话告诉我们赵孝子虽然已经长大成人,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对父亲的思念。他娶了妻子,和母亲相依为命。
第五句”从父自北来,汝父久已死。”,这里提到了从父,也就是赵孝子的父亲。他带着悲痛从北方回来了,但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这句诗表达了赵孝子对父亲的深深思念以及失去父亲的痛苦。
第六、七、八句”母子哭相问,父死何乡里。闻汝父死时,不知汝父处。汝但欲往问,京师多旧故。再拜别阿母,行行至京师。”,这四句描述了赵孝子和他的母亲一起哭泣询问父亲在哪里,后来他们得知父亲是在京师去世的。于是,赵孝子决定亲自去京城寻找父亲。
第九到十四句”自念不见父,儿死无归时。乃有曾长者,往昔与父善。言汝父死处,滨州利津县。徒跣二千里,薄言至利津。朱琪张文辈,一一陈所因。死以某年月,葬以某木棺。姓名某所题,近在城南端。城南冢累累,翳然榛莽中。极目千万冢,谁能识其踪。行哭七日余,欲死不得所。生者无由知,死者岂能语。解发系马鞍,负之坟坟过。吾父傥有知,发解鞍自堕。俄至一坟前,鞍堕发自解。开坟见前和,题字宛犹在。既见父姓名,痛绝心始安。函骨陈野祭,禽鸟声为酸。”,这部分描述了赵孝子为了寻找父亲,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父亲的墓地,看到了父亲的墓志铭和遗书,感受到了父亲生前对他的关爱和期望。
这首诗通过赵孝子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父亲的深切思念之情,展现了父子情深的主题。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丧事的处理方式,如停尸、守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