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父愁何诉,龙公怒未休。
千畦沈翠羽,百水散黄流。
小市犹长闭,孤城并欲浮。
谁夸补天漏,此事恐悠悠。
《雨三首 其三》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民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关注和忧虑。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 田父愁何诉:描述了一个老农在雨中忧愁的样子,他无法诉说自己的烦恼。
- 龙公怒未休:比喻唐玄宗(李隆基)的愤怒仍未平息,暗指天宝年间的政治动荡。
- 千畦沈翠羽:形容田野被雨水打湿,绿色的禾苗像翠羽一样漂浮在水中。
- 百水散黄流:大量的河水汇成河流,河水因雨水而变得浑浊,如同黄色的液体。
- 小市犹长闭:即使城市中的集市也因为雨水而长时间关闭,人们无法正常买卖。
- 孤城并欲浮:有些孤城由于雨水泛滥,几乎要被洪水淹没,显得十分危险。
- 谁夸补天漏:没有人能修补这个由天灾造成的漏洞,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政治的腐败。
《雨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灾害的诗歌,更是杜甫忧国忧民情怀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杜甫的思想和艺术成就,以及他在文学上的独特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