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去愁沧海,鸿飞困朔风。
冥冥方独往,已已竟长终。
莫挂还乡剑,真随厌世弓。
向来曾恸哭,不是为途穷。
诗句释义如下:
鹤去愁沧海 —— 形容诗人看到大雁南飞,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心中充满了愁苦和无奈。
鸿飞困朔风 —— 鸿雁在北风中飞翔,显得无助和困惑。这暗示了诗人的心境,也象征着他所处的困境。
冥冥方独往 —— 形容诗人孤独地前行,没有伴侣,也没有人能理解他的心声。
已已竟长终 —— 表示诗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无法逆转。
莫挂还乡剑 —— 意味着诗人放下了回归故土的愿望,因为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真随厌世弓 —— 表示诗人已经接受了自己的生命状态,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和欲望。
向来曾恸哭 —— 表示诗人在生前曾多次因悲伤而落泪。
不是为途穷 —— 表示诗人并不因为生活困难而感到绝望,他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译文:
鹤去愁沧海,鸿飞困朔风。冥冥方独往,已已竟长终。莫挂还乡剑,真随厌世弓。向来曾恸哭,不是为途穷。
赏析:
这首诗是元代著名文人黄溍的作品。他通过描绘大雁南飞和鸿雁在北风中飞翔的场景,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感慨和思考。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象征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相连,使诗歌具有了深厚的哲理意义。同时,诗人在诗中也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命运的认识和态度,以及对自己使命的坚守。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