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东华霜满靴,挂冠神武意如何。
也知久历中书考,若比汾阳恐未多。
注释:在东华宫等待召见,满脚的霜雪。辞官后离开朝廷回到武昌别业。挂冠离去,心中是何想法?也知晓长期在中书省任职的经历。如果与汾阳王郭子仪相比,恐怕还不算多。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挂冠归隐的惋惜之情。首联描绘了友人赴任时的情景,颔联则表达了对友人挂冠归隐的羡慕之情,尾联则表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待漏东华霜满靴,挂冠神武意如何。
也知久历中书考,若比汾阳恐未多。
注释:在东华宫等待召见,满脚的霜雪。辞官后离开朝廷回到武昌别业。挂冠离去,心中是何想法?也知晓长期在中书省任职的经历。如果与汾阳王郭子仪相比,恐怕还不算多。
赏析: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以及对其挂冠归隐的惋惜之情。首联描绘了友人赴任时的情景,颔联则表达了对友人挂冠归隐的羡慕之情,尾联则表示对友人的祝福和期望。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诗句释义: 1. 自从始出关 - 自从我离开故乡,开始踏上旅程。 2. 数日走崖谷 - 经过几天的行走,跨越了山谷。 3. 迢迢度偏岭 - 漫长的旅途中,我越过了一处又一处的小山岭。 4. 险尽得平陆 - 在经历了重重困难后,终于到达了一个平坦的地方。 5. 坡陀皆土山 - 周围的山坡上,都是连绵不断的低矮的土山。 6. 高下纷起伏 - 这些低矮的山丘,高低错落,形态各异。 7. 连天暗丰草 -
【注释】 钟山:指南京钟山,因山上有南湖而得名。 平陆:平原。 兹山:此山,指钟山。 穹然:高大的样子。 布金地:铺满金粉的大地。 辞喧阗(xūntián):离开嘈杂的尘世。 岩液散珠琲(kuí):岩壁上的石花像珍珠般散落。 春冈走蜿蜒:春天的山冈上,道路曲折蜿蜒。 稍欣陟幽遂:稍微喜欢攀登幽深之处。 陟:登,升。 衣屡褰(qiān):衣服多次被风吹起。 路细石𡾋𡾋(jīnjiāo)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十一 日暮官道边,土室容小憩。 汉将安在哉,荒台犹仿佛。 低徊为之久,怀古增歔欷。 长风吹旷野,飞雨千里至。 萧条苍山根,草木馀爽气。 常怜司马公,予夺多深意。 奏对实至情,论录存大义。 史臣司述作,遗则敢失坠! 【注释】 上京:指京城长安。 官道边:官道旁。 土室:简陋的住所。 小憩:稍作休息。 汉将:汉代名将。这里指西汉名将李陵。 安在哉(zài):何处? 荒台
【诗句释义】:清晨起床穿过桓州,旭日东升显得苍凉。抬头看见宫殿的屋脊,金碧辉煌多么壮丽!大河从它的前面流过,青山环绕四侧。傍晚时来到玉堂官署,鳌峰矗立在中央。登上台阶与群贤相聚,宫烛分出余光照耀。琴书陈列在身旁,谈笑中送来清酒。列坐没有什么事可做,吟咏黄唐诗歌抒发感情。皇宫里难道不快乐?父母远在不能相见。抬头看天银河低垂,流星像寒芒闪烁。南方飞来的鸿雁,高翔于遥远的天际。 【译文】
【诗句】 鸡鸣秣吾马,晚饭山中行。 何以慰旅怀,赤城有嘉名。 滩长石齿齿,树细风泠泠。 时见岩壁间,粲若丹砂明。 温泉发其阳,撝诃勤百灵。 前峰指金阁,真境标殊庭。 白道人迹稀,青崖云气生。 信美无少留,缅焉起深情。 【译文】 清晨鸡叫就开始喂养我的马匹,傍晚在山中休息。 如何慰藉我这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怀呢?赤城的名声是那么好。 滩长石头又圆又小,树木细嫩清凉宜人。 时不时看见山壁上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之八: 龙门,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发源于甘肃省的乌鞘岭,流经陕西、山西等省。龙门一带山势险峻,水急浪高,风景十分壮观。诗人在这里经过,看到河中的急流和两岸的山崖,便写下了这首诗。 注释: - 竦身望龙门:意为仰望龙门,形容心情激荡。 - 缓辔行兀兀:意为慢慢地驾车前行,形容行走缓慢。 - 溪回愁屡渡:意为河水回流,多次让我渡河感到忧愁。 - 雨横惊暴溢:意为大雨倾盆而下
【注】独石:指一块独立的石头。 上京道中杂诗十二首 其九 译文 解鞍时正当中午,渐渐的烟云散尽,眼前出现了苍莽的群山,历历在目宛如用刀凿雕琢而成。 前瞻一座孤立的山峰,那是灵官寺所在地。 我听说去年夏季,洪水冲击龙潭,水声轰鸣。 为了躲避洪水的冲击,我只好登上了屋脊山,半夜里听到齐声的呼喊。 幸而溪涧中的水还清浅,可以畅游。 现在太平无事,不可忘记战祸之难,世事变化无常,难以预测。
【注释】 晋卞将军墓:指西晋的卞乡侯司马礒(?—291年),字伯玉。东晋时期名将,历任荆州刺史、豫州刺史等职,封卞乡侯。卒于建安四年(263年),享年四十九岁。 江左:指南朝宋及刘宋王朝统治地区,即今江苏、浙江一带。 御:驾驭、统率。 中区:指朝廷。 欢娱一以乖:快乐时总是与别人不和。 狂猘:狂野的野兽。 黄屋:帝王所乘坐的车,这里代指帝王。 彤庭:红门,宫门,这里借指朝廷。交剑殳:持剑戟。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昔人称好士,乃有黄金台: - 昔人称好士:古人称赞那些品德高尚的人。 - 乃有黄金台:因此有一座黄金台。 - 注释:这里的“黄金台”指的是用来展示才能和吸引贤才的平台。 2. 黄金亦何物,顾用骄贤材: - 黄金亦何物:黄金是什么? - 顾用骄贤材:只是为了显示对贤者的重视。 - 注释:这里表达了对黄金的轻蔑,认为黄金并不能真正吸引人才
【译文】 崇崇道路边,是古代的长城。 寻找长城窟,马儿喝的水不腥。 这是何等幸运,生时正值太平盛世。 从前边疆地,现在风尘已清。 禾黍满路旁,牛羊散放田野。 儒臣承载笔,帝力不可名。 赏析: 榆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市。此诗作于天宝年间(公元742-756年)诗人赴长安途中。 首联写道旁土墙,是古长城遗迹,诗人由此联想,便觉得眼前这片土地,也同古长城一般古老。“云”字
注释:九衢荡荡绿槐风,指大道上柳绿成荫,风吹槐树发出沙沙之声。旌旆摇摇马首东,指朝廷的旗帜在阳光下飘扬,马儿高昂着头向着东方前进。 惆怅凤凰池上客,青天万里一冥鸿,意为我是一位曾经在凤凰池中任职的官员,现在却像一只大雁一样飞向遥远的天空,无法再回到原来的岗位了。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送别一位名叫许参政的官员归武昌别业时所作。诗人以“九衢荡荡绿槐风”和“旌旆摇摇马首东”两句,描绘出京城长安的繁华景象
诗句释义: 1. 伯也南征去不归,舅姑长恸小儿悲。 - 伯也:这里可能指的是出征的丈夫。 - 南征去不归:表示丈夫被派往南方,长时间不回来。 - 舅姑:这里指丈夫的父母或公婆。 - 长恸:长时间的悲痛,非常难过。 - 小儿悲:这里的“小儿”可能是对小儿子的昵称。整句意思是说,公公婆婆因为丈夫长期不回家而感到极度悲伤。 2. 元戎奏彻铙歌曲,来听完州节妇诗。 - 元戎:这里指领头的将领。
注释: 平沙如雪草如烟,想见春风士马闲。 - 李指的是画家李思训,他以画马著称,被称为“小李将军”。 - 平沙:平坦的沙地,比喻广阔的草原或沙漠。 - 草如烟:形容草地生机勃勃,仿佛烟雾般朦胧迷离。 - 想见:想象中见到。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生机。 - 士马:指骑马的士兵。 - 闲:悠闲自在。 - 玉勒锦鞯(jiān):用玉石装饰的马具和锦绣制成的马鞍。 - 尘土化
【注释】 毡笔:毡制的笔。 黄扉:指中书省门,因中书令掌封驳诏命,其署在宫南之黄门。 【赏析】 此诗是送许参政归武昌别业之作。首句写许参政的归途,次句写许参政故园之景,末句感叹今日公归后,身到黄扉者有几人。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一气呵成。 “毡笔”句,谓许参政归途上用毡笔书写的书信尚且新。“题墨”,即写信,这里指书信。“故园春”,指家乡的春天。这句意思是说,自从许参政离开京城以来
【注释】 晓日:天刚亮的时候。祖帐:饯行的酒席。贤哉:贤明的人啊。 东风:春天的风。新桃李:指新人新事。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许参政,并赠给他《赤壁赋》而作。许参政归武昌别业,是公元1097年(绍圣三年)夏秋之交的事情。 首句“晓日都门祖帐开”,说在天刚亮的时候,京城都门里饯行的酒席已经摆开了,这是写饯别的盛举。“路人”句,说路上行人啧啧称羡地赞叹这位贤人。“嗟”是感叹的意思
注释:一片云朵,像下雨一样从山上飘出(比喻)。 群物欣欣各自私。所有的东西都为自己的私利而努力。 收敛神功去无迹,寻常草木竟何知。收敛了神奇的功效,没有留下痕迹(比喻),平常的树木花草竟然都不知道(比喻)。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通过对自然界中雨云、群物等现象的描绘,寓意着人应当以无私之心对待世间万物,不要为了个人私欲而争斗,要懂得谦让与包容,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