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侯襄阳人,深知襄阳乐。
十年宦学怀襄阳,故托豪缣写山郭。
老我不乐思蜀都,人言嵩阳好隐居。
三十六峰常对面,水竹田庐还可图。
欲往不能心懆懆,忽见新图被山恼。
沙禽浦树俱可人,金涧石床为谁好?
向来耆旧皆英雄,驾言从之道焉从。
弄珠月冷识游女,沈剑潭深知卧龙。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
何时古寺傍檀溪,几处残碑在江岘。
呼鹰台高秋草多,养鱼池中莲芡波。
蜀嵩未必不如此,我今不游奈老何。
张侯张侯早结屋,莫待史詹为君卜。
要看陇上课儿耕,好在鱼梁白沙曲。

张令鹿门图

张侯襄阳人,深知襄阳乐。

十年宦学怀襄阳,故托豪缣写山郭。

老我不乐思蜀都,人言嵩阳好隐居。

三十六峰常对面,水竹田庐还可图。

欲往不能心懆懆,忽见新图被山恼。

沙禽浦树俱可人,金涧石床为谁好?

向来耆旧皆英雄,驾言从之道焉从。

弄珠月冷识游女,沈剑潭深知卧龙。

八月霜晴水清浅,闻道扁舟足回转。

何时古寺傍檀溪,几处残碑在江岘。

呼鹰台高秋草多,养鱼池中莲芡波。

蜀嵩未必不如此,我今不游奈老何。

张侯张侯早结屋,莫待史詹为君卜。

要看陇上课儿耕,好在鱼梁白沙曲。

【注释】

《张令鹿门图》: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据诗中的“张侯”二字来看,此诗当是张籍所作。“鹿门”,指湖北省襄阳县的鹿门山。《元和郡县志》载:“鹿门山在(襄阳)县南二十里。”

襄阳:即襄阳县,今属湖北。

豪缣(jiān):指精美的丝帛,这里指珍贵的绢帛或丝绸。

三十三峰:指鹿门山。

水竹田庐:泛指山林中的景色。

沙禽浦树:沙鸥与水鸟,浦树,泛指湖边的树木。

金涧石床:指瀑布流下的金黄涧水,用石制成的床。

耆(qí)旧:老年有德之人。

史詹:姓史名詹。

陇上:指洛阳一带的山。

课儿耕:指让孩子们学习种地。

鱼梁:指修在江边用来捕鱼的木桩,也称为鱼梁桥或鱼梁渡。

蜀:指四川。

嵩阳:山名,在河南登封。

游女:采莲女。

月冷:形容月光皎洁如水。

沈剑潭:深潭水色呈青黑色,因有宝剑沉没其中而称,这里泛指南方山区的深潭水色。

八月霜晴:即八月晴天无雨。

扁舟:小船,这里指船夫。

古寺:古老的寺庙。

檀溪:山名,在山西永济。

残碑:指古代的石刻文字。

呼鹰台:山名。

养鱼池:池塘养鱼。

蜀嵩:即蜀山。

陇上课儿耕:在陇山上教孩子们耕种。

鱼梁白沙曲:指鱼梁桥附近的沙滩。

【赏析】

《张令鹿门图》,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以记叙的口吻,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点明题意,交代张籍的籍贯以及他对家乡襄阳的感情。“张令鹿门图”中的“令”字,既指张籍,又指张令之令,表明这首诗是张籍所作。“襄阳”即襄阳县,今属湖北,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两岸;而“鹿门”,则指襄阳县东南的鹿门山,是一座著名的道教胜地。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张籍是襄阳(今湖北襄阳市)人,他深深热爱着家乡,因为他知道那里有他熟悉的山水风光。

颔联写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十年宦学怀襄阳”,意思是说,诗人在官场上度过了十年的时间,但心中始终牵挂着襄阳这个地方。这句中的“怀”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又体现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故托豪缣写山郭”,意思是说,诗人通过画笔描绘出家乡的山山水水,以表达他对家乡的眷恋之情。这里的“写”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山水的喜爱和赞美,又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深情厚谊。

颈联写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老我不乐思蜀都”,意思是说,岁月蹉跎,我已经老了,但心中仍念念不忘家乡。“人言嵩阳好隐居”,意思是说,人们说嵩山(今河南省登封县)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但我却认为家乡更加适合隐居。这里的“嵩阳”指的是嵩山,即嵩山地区。这句中的“好”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和眷恋之情,又体现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尾联写诗人对家乡山水的赞美之情。“三十六峰常对面”,意思是说,三十六座山峰总是那么清晰地展现在眼前,让人感到十分亲切。“水竹田庐还可图”,意思是说,水边的树林、田野间的房屋等自然景观都可以作为绘画的题材。这里的“还”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喜爱。

最后四句写诗人对家乡的情感和态度。尾联中“欲往不能心懆懆”,意思是说,我很想去那里看看,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而“忽见新图被山恼”,则是说,当我突然看到新的画作时,却被山上的景象所困扰。这里的“恼”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又体现了他对家乡的情感和态度。尾联中“沙禽浦树俱可人”,意思是说,沙滩上的沙鸥和岸边的树木都令人喜爱,可以成为绘画的题材。这里的“俱”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美景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喜爱。尾联中“金涧石床为谁好?”意思是说,金色的涧水和石制的床都是很好的绘画题材,但不知道它们究竟应该献给何人。这里的“为谁好?”既是对前一句的追问,也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深化,使整首诗歌的主题更加清晰明了。

这首诗通过对襄阳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以及对自然景观的欣赏和喜爱。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