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中地窄一泓多,满注流泉复几何?
皓月初圆先得影,微风虽动了无波。
可容赪鲤十数辈,仅种圆荷三两窠。
兀坐小窗炯相对,眼明时见白云过。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能力,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解答此类题,要把握诗中形象,揣摩诗句意思,理解诗句情感。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圈出相关语句,进行赏析。

“盆池”句:盆池里的水面很小,只有一泓而已,注满了流泉又有多少呢?

译文:盆池中的水面很小,只有一个深潭罢了;满池的流水又能有多少呢?

“皓月”句:明亮的月亮已经升上天空,先在池中投下影子;微风虽然吹拂着水面,但水波并不荡漾。

译文:明亮的月光已经升上了天空,先在池中投下了它的影子;微风吹拂着水面,但是没有掀起一丝涟漪。

“可容”句:池塘能容纳十几条红色的鲤鱼;仅能种几丛圆形的荷叶。

译文:池塘能容纳十几条红色的鲤鱼;仅能种几丛圆形的荷叶。

“兀坐”句:独自坐在小窗前凝思;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外面的世界。时见白云飘过。

译文:独自坐在小窗前思考;目光炯炯地注视着外面的世界。时见白云飘过。

【答案】

①盆:浅水盆。②泓:深渊的意思。③流泉:从山涧或地下涌出的泉水。④皎洁:明亮洁白的样子。⑤影:影子。⑥动:摇撼、搅动。⑦圆荷:圆圆的荷叶。⑧赪鲤:红色鲤鱼。⑨炯对:凝视。⑩白云:云朵。⑪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闲适恬静的生活情趣。首句写盆池之小。次句写月出先照,池光映月,水天一色。三句写风轻水不惊。四句写池中鱼影。五句写荷塘景色。六句写独坐观景之情状。最后两句写白云过目之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