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前头树一林,留云僧屋住来深。
泊舟桥下青苔岸,不得桃花不可寻。
注释:碧水面前是一片树林,留云僧屋建得很深。泊舟桥下青苔岸边,不能看见桃花就不能寻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水、树、云、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碧水”、“留云”、“一林”、“深”等词语,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碧水前头树一林,留云僧屋住来深。
泊舟桥下青苔岸,不得桃花不可寻。
注释:碧水面前是一片树林,留云僧屋建得很深。泊舟桥下青苔岸边,不能看见桃花就不能寻找。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面,诗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山、水、树、云、人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诗中的“碧水”、“留云”、“一林”、“深”等词语,都充满了诗意和美感。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句解读与赏析: 1. “早起雪初晴,百鸟无一声” 注释: 早晨起床时,雪刚刚停歇,周围一片宁静。 分析: 这句诗描写了清晨的宁静,雪后初晴,鸟儿们不再鸣叫,增添了一种寂静美。 2. “吾门政冷落” 注释: 我家门口显得冷清。 分析: 诗人通过“冷清”形容门前的景色和心情,可能意味着他感受到了某种失落或孤独。 3. “老眼借光明” 注释: 我用老眼睛来寻求一点光亮。 分析:
【注释】 乌栖曲:唐代民间歌谣,内容多写男女恋情。“乌”指乌鸦。 城头:城门上。 老乌:指乌鸦。 来我门前树上栖:指乌鸦飞进我家院落。 作巢折我树上枝:筑巢时用树枝,后来被啄断。 树枝未尽风凄凄:树已死,但风还在吹。 一朝树死乌飞去:一天,树上的乌鸦飞走了。 不来顾我门前树:不再到这棵树上来了。 门前树死树更多,乌兮乌兮奈尔何! 【赏析】 《乌栖曲》,唐代诗人王昌龄所做,是一首七言古诗
【注释】 昨夜花,即“昨夜花如雪”,出自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红:指花。空:落空。树空人莫惜,春风有来日:树上空空荡荡,没有人爱惜,但春风总会再来。 春风为花好,不惜行人老:春风为花吹开,却不介意人的衰老。 行人老不再少年,不知花落春风前:人们已经老了,不再是少年,不知道花儿会在春风中凋零。 【赏析】 本篇以花喻人,借花的盛衰抒发自己对人生易逝、时光难再的感慨之情
折杨柳 小叶柳,大叶杨,今春送别情更长。 译文 小叶的杨柳,大叶的杨柳,今年我把它折尽了,来年它又长出了新芽。明年这个时候,你是否还会在这里?春风会吹断我的心肠,让我无法再继续前行。 注释 1. 小叶柳:指柳树的小枝条。 2. 大叶杨:指杨树的大枝条。 3. 今春:今年的春天。 4. 送别情更长:因为离别而感到的哀伤更加深刻。 5. 心肠:比喻人的心意或情感。 赏析
月夕看梅 梅花夜开香满溪,溪上月出风凄凄。 开门出溪看花去,落花流水无东西。 流水东流不复返,落花满地贱如泥。 老夫愁花愁不得,况乃双双啼水鸡。 译文及注释 月下赏梅 夜色中,梅花在月光下悄然开放,香气弥漫整个溪流,而溪边升起的月亮也带着清冷的寒意。 走出家门,到溪边欣赏这美景,然而看着那飘零的花瓣和流淌的河水,心中却感到无比的惆怅和失落。 溪水的流向已经无法逆转
【注释】 吊客墓:为已死的人立的墓碑。 白日:指太阳,这里指人世间。 蒿门:坟墓前长满蒿草的门。 棘棘草:一种荆棘丛生的植物。 酸楚根:比喻悲痛的根源。 女萝花:一种植物名,传说中能使人产生幻觉。 幽魅婚:指迷信认为鬼魂与人私通。 南来辕:指南行的车辆。 双轮日翻翻:形容车轮转动的样子。 北上驹:指北行的车辆。 奔奔:形容马奔跑的样子。 魂予何不归:指死去的人的灵魂为什么不回来呢? 本元
诗句 寸草虽有心,岂能报春晖。 - 寸草有心:形容小草虽然微小,却有着生长的心意和渴望。 - 岂能报春晖:春天的阳光如同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无私且温暖的,小草即使再怎么努力也难以回报这样的爱。 丈夫虽有志,不如守庭闱。 - 丈夫志:这里指有抱负的男性。 - 庭闱:古代对家宅庭院的美称。 - 不如守:表示相比之下,守护家庭比追求功名更有意义。 萱花绕砌开,乳乌绕林飞。 - 萱花(又称“忘忧草”
车碌碌 - 注释:形容车辆行进缓慢。 - 赏析:此句以车为喻,形象地描绘了车辆行进的缓慢与匆忙,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紧迫感。 车碌碌,车碌碌,上山迟,下山速。 - 注释:形容车辆行进速度的变化。 - 赏析:此句通过对比“上山迟”与“下山速”来揭示时间的不可逆转性。上山时需要时间积累,而下山时则需迅速逃离。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流逝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前车行行后车促,后车不管前车覆。 -
诗句注释: 1. 颜颜白发人:形容年老的面容。 2. 窄窄黄茅屋:简陋的黄茅草房。 3. 田园不愿多,衣食聊自足:在田园中不追求更多的财产和地位,只满足于基本的生活需求。 4. 狂来溪上行:形容一个人在山间溪流旁自由自在地行走或漫游。 5. 长歌饮溪绿:一边走一边唱歌,享受自然的美好。 6. 家藏一束书:家中有少量的书籍。 7. 懒教儿孙读:不愿意教育自己的子女读书。 8. 此意谁可知
城西树 城西有座山,山上没有好树林。 好树林都被人埋葬,成为墓地。 山中树木多,坟墓也多, 百年难得闲游处。 只今满眼是伤悲,何堪又作百年期。 如今眼中满是伤心,哪里承受百年之长? 人间百年不转眼, 山中有坟多没姓
【注释】 仙山:指神仙居住的地方。大茅君:指仙人。桥里桃花:指画中的桃花,桥是画中的桥梁。两路分:指画中两条小路分别通向不同的方向。不道:不说。楼台:指楼上楼下的建筑。风雨上:指楼上楼下的风声雨声。又闻鸡犬隔春云:指画中听到楼上楼下传来的鸡鸣狗叫之声,隔着春天的云雾。 【赏析】 《题画·其七》是明代诗人唐寅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座古桥上的桃花美景。诗人从桥头走到桥尾,一路欣赏着桃花的美丽景色
【注释】: 1. 阴森:阴暗、幽深。 2. 湿秋光:被秋雨淋湿的光线。 3. 桥下溪流接:在桥下,溪水与小溪相连。接草堂:指小径通向的草房。 4. 黄花村路酒吹香:村路上有黄花酒香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日乡村景象。首句“阴森群树湿秋光”描绘出一种阴暗而幽深的树木,仿佛它们都被秋雨打湿了,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深沉的感觉。第二句“桥下溪流接草堂”则描绘出一条小溪从桥下流淌过
【题解】 此诗作于公元1274年(宋恭帝德祐二年)作者出使元朝,途经江亭湖寺时。当时正值南宋灭亡,国势日蹙,作者触景伤怀,有感而发,故作此诗以抒其悲愤之情。 【注释】 江亭:江边的亭台楼阁。湖寺:指临安的西湖上的寺庙。萧然:荒凉冷落的样子。画里题名:指在画中题上自己的名号。二十年:自公元1273年至公元1279年,计六年。几树:几棵。夕阳流水外:残阳斜照下的水边。断风残雨:被风吹断或雨打尽的风雨
题画梅月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零落断香三十载,几家风笛倚阑干。 注释译文赏析: 题画梅月 疏花纤月斗清寒,曾向西湖雪后看。 零落断香三十载,几家风笛倚阑干。 【注释】 疏花纤月斗清寒:疏花,疏落的花瓣;纤月,纤弱的月亮;斗,相互较量;清寒,冷清凄寒。 曾向西湖雪后看:曾,曾经;向,朝着、向着;西湖,杭州著名的风景胜地;雪后,下过雪之后;看,观赏。 零落断香三十载:零落,凋谢;断香
【题柯博士竹木小幅】 延春阁里拜恩时,秘画唯教博士知。 十二天街归日晚,马头长见出墙枝。 注释: 题柯博士竹木小幅:题写在柯博士所绘的竹木小画上。 延春阁里拜恩时:在延春阁中接受恩赐。 秘画唯教博士知:只有博士才能知道这秘密画的秘密。 十二天街归日晚:十二条大街都傍晚时分才空。 马头长见出墙枝:马头经常能看见墙头上的树枝。 赏析: 这是一首宫词,描写了宫中人的生活。诗中描述了宫廷生活的场景和人物
【注释】 1. 疏林远岫图:倪瓒(1301-1374)名瓒,字元镇,号云林居士、幻中游者。江苏无锡人。善画山水,尤擅水墨山水。 2. 周履道:周文济,字履道,明初诗人,画家。有《履道集》和《履道画跋》。 3. 东海:指东吴。东吴,指三国时吴国。 4. 两故人:两位朋友。 5. 二十四番春:二十四番花信风,指二十四种花卉在春季依次开放。 6. 一抹残阳:一抹,形容夕阳的光辉斜照到山冈上。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