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
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
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
诗句如下:
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
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
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
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
接下来是译文:
惨淡的离别让人心情沉重,春天来临之际询问着离去的船只。两颗星宿刚刚分隔两地,就像胶漆粘合在一起已经三年。雨点落在渡船上显得低垂,江面上的光波隐约可见驿站楼上。庭院里的花朵让我倍感遗憾,这不是锦衣游历的悠闲生活。
赏析:
首句“惨淡归人意,春前问去舟”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来临之际,对即将离去的人充满哀愁和不舍的心情。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无助,展现了他对友人离去的深深忧虑。
第二句“参商初两地,胶漆已三秋”,借用古代神话中的参商星宿来比喻两人分离的时间之长,仿佛两颗星星相隔甚远,难以相见。同时,“胶漆已三秋”进一步强调了分离时间的长久,表达了对朋友长久分离的无奈和悲哀。
第三、四句“雨色低津树,江光隐驿楼”,通过描写雨中渡船的景象和江上的景色,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感伤的氛围。雨色低垂,使得渡船上的树木显得更加凄凉;江光隐现,使得驿楼上的风景变得模糊不清。这些自然景象的变化,都映衬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和孤独。
尾句“庭花多所恨,不是锦衣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与友人分别后的思念之情。他惋惜庭中的花朵因为失去朋友而感到遗憾,暗示了自己并没有得到如锦衣游那样的悠闲生活。这种对比更突出了他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象的刻画,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哀愁,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