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楼凉不寐,白月静娟娟。
半岭含秋气,千林灭晚烟。
海边烽火动,塞上羽书传。
此夜关山曲,寒光万里悬。
【解析】
本题考查诗歌的赏析。
①“小楼凉不寐,白月静娟娟”,首联是起兴,写诗人在楼上望月不寐,月光如洗,皎洁清丽。“凉”字点明时令和环境氛围,渲染出夜幕下的清冷寂寥,为下句写景作铺垫。“白月”二字既点明了月亮的颜色,又是全篇诗歌的诗眼,贯穿全文始终。“静娟娟”是说月亮明亮而洁净,也暗含了诗人的心境。
②“半岭含秋气,千林灭晚烟”,颔联是写诗人登楼所见之景。“半岭”“千林”是远眺所见,“含秋气”“灭晚烟”是近观所感。这两句描写了秋天傍晚山间、林间的景色:山峦上半部分被秋色笼罩,远处树林中的薄雾渐渐散去,天边的夕阳余光映照其中。
③“海边烽火动,塞上羽书传”,颈联是写边地军情。“海边”“塞上”是远地,“烽火动”“羽书传”是近处,“烽火”即边防上的报警信号或战事的紧急消息,“羽书”指军报文书,都是边地军情的象征。这里诗人把目光转向边关,描绘了边关战事吃紧的情景。
④“此夜关山曲,寒光万里悬”,尾联是写诗人对戍边的将士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平安归来。“关山曲”是指边地民歌,它反映了边地人民对战争的痛恨以及他们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寒光”即月光,用来形容边关将士们手中的武器发出的寒光,也是对他们英勇战斗的象征。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将士们的深情厚意,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统一的期盼和美好祝愿。
【答案】
译文:
我站在高楼上望月不眠,一轮明月清辉洒满大地,皎洁而明亮。山岭上半部分覆盖着秋天的霜雪,远处树林中的薄雾逐渐消散。大海边上传来了战火的信号,要塞地区飞报文书传递着消息。今夜我吟咏《关山》这首曲子,月光照耀万里长城,宛如一道银光悬挂在空中。
赏析:
此诗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绝句。诗人登上高楼远望,看到一轮圆月当空,不禁感慨万千。他想到自己身居高位却无职有权,不能报效国家,反而被排挤在外,因此十分郁闷。此时,他看到远方的山岭上半部分被秋色笼罩,远处树林中的薄雾渐渐散去,天边的夕阳余光映照其中。他想到海边传来了烽火报警的信号,要塞地区传来了军报文书,这一切都让他想起了边疆的战事。最后他想到了自己即将离开京城回乡,心中充满了不舍。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描写景物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个人的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