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尾峰头路,当年小洞庭。
污邪馀水国,文物闭山灵。
野草微茫白,川云黤惨青。
犹疑歌舞地,笳鼓震空溟。
【译文】:
走过阳谷店山下,向小洞庭遗迹探问是唐时东平太守苏源明宴处。
蚕尾峰头路,当年小洞庭。
污邪馀水国,文物闭山灵。
野草微茫白,川云黤惨青。
犹疑歌舞地,笳鼓震空溟。
注释:
过阳谷店山下——在山东泰安市泰山脚下的阳谷村附近。
问小洞庭遗迹——小洞庭是古代一个地名,这里泛指南部山区一带。据《一统志》记载,小洞庭山又名东山、太室山,位于今河南省孟津西南。
是唐时东平太守苏源明宴处——东平郡治所即今东平县。东平郡是唐代的州名,属河南道。苏源明为唐代诗人,曾任东平郡司马。
蚕尾峰头路,当年小洞庭——蚕尾峰即泰山南面的玉皇顶,相传是黄帝炼五色丝帛于此而得名。“蚕尾”指其形似蚕尾。
当年小洞庭——指泰山之北的岱庙所在地。
污邪馀水国——指流经此地的汶水。汶水发源于山东济南,流经肥城、长清、临邑至惠民入渤海。
污邪馀水国——指汶水的下游。余水即下游的水流。
文物闭山灵——指山中的文物古迹。文指文献典籍,物指遗物的陈列。
野草微茫白——指泰山周围荒野中的野草。芒苍苍,形容野草的颜色。
川云黤惨青——指山间云雾缥缈,颜色苍青色。
犹疑歌舞地——犹疑,怀疑。歌舞地,指当年苏源明宴乐之地。
笳鼓震空溟——指当地演奏的笳鼓声震动了整个天空(大漠)。
赏析:
此诗首句点题,写诗人来到泰山脚下的阳谷村附近的小洞庭遗址,询问当年的苏源明宴乐之地。第二联以“蚕尾峰头路”和“当年小洞庭”作答,表明诗人是在登泰山之前,先来到了此处。三联则描绘了当时的情景,有山、有水、有草木,有山川间的云雾,也有诗人对当年宴会的想象,表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和诗人的怀古之情。末联以“笳鼓震空溟”来结束全诗,既表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也表现了诗人的豪迈情怀。